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戰前夕
一九四四年,
日軍為摧毀位於中國西南地區的美軍空軍基地,
打通與確保大陸交通線。以利於在東亞大陸作長期之堅守。
堅定日本國民決戰之信心!
獲得交通沿線地區的特種資源,
尤其是湘、贛兩省之鎢礦、鉛礦。
決心對湘桂,粵漢及平漢線中國軍隊發動一次大規模進攻。
從而對中國主力部隊進行殲滅性的打擊。
這就是後來史稱的豫湘桂戰役。
我們來看一下豫湘桂戰役中日雙方將領資歷。
中國將領——湯恩伯生於1898年9月20日。
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浙江金華人,黃埔系骨幹將領。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爆發後,指揮所部在南口地區抗擊日軍進攻,予敵重創。
十月任中國國民革命軍第20軍軍團長。
翌年三月率部參加臺兒莊大捷。
同年六月任國民革命軍第31軍總司令,先後參加武漢會戰、隨棗會戰。
日本將領——岡村寧次(日語:おかむら やすじ),
日本陸軍大將,抗日戰爭末期任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
昭和軍閥的三羽烏的第三位。
岡村寧次一九零四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任關東軍副參謀長。
後任華北戰區最高司令長官。
豫中會戰
戰役的第一階段是河南會戰,日軍出動了約15萬兵力,
國民黨軍集中了35—40萬兵力。日軍在4、5月間先後攻陷鄭州、洛陽等地。
長衡會戰
日軍攻佔洛陽的同一天,
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畑俊六將設在南京的前進指揮所推進到漢口,
開始了戰役主要階段的湘桂作戰。
桂柳會戰
日軍從湖南、廣東及越南3個方面向廣西進攻,開始了桂柳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