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民國穿越之暗夜縱橫> 第四十八章 知己知彼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八章 知己知彼 (1 / 3)

第四十八章 知己知彼

關於山本流傳著這麼一個笑話,

說日本人起名字都是按照排行,

比如老大叫某某太郎,一郎,老二叫某某次郎……

老三老四就叫三郎,四郎。依此類推,

那麼,山本五十六的老媽也太能生了吧!

山本五十六郎?

真生了五十六個孩子嘛?"吳大雄問。

汪紫薇瞪圓了眼睛道:"喂!真的假的?"碰了一下陸貞芸。

"吳先生可真風趣。"陸貞芸回應說。

吳大雄故作神秘,停頓了一會才講道:

"當然不是了,山本五十六其實只有兄弟姐妹7個,

自己是最小的,本來應該叫七郎,

但他老爸那年已經五十六歲了,在這個年紀還能生孩子,

自然很得意,就說乾脆讓孩子叫五十六吧。

也真夠隨便的。吳大雄笑話一講完,臺下一片轟笑聲。

下面,我將著重講一下,

日軍在火力配備和各兵種協同作戰吋的優缺點問題。

一,指揮靈活,奇正並用

日軍在作戰指導上強調果敢地實施進攻,

在作戰指揮上具有靈活多變、奇正並用的特點。

向敵軍的側翼與後方實施大迂迴、大包抄、

對敵軍重兵集團釆取包圍戰術。

還長於聲東擊西,佯攻與主攻相結合,奇正並用,讓對手防不勝防。

以1937年八一三淞滬會戰和幾乎同時展開的山西忻口會戰為例,

三場會戰中,日軍均在戰線正面與中國軍隊打成相持局面,

雙方死傷都很慘重.但首先進行部署調整的,無一例外都是日軍。

而中國軍隊在指揮上鮮有靈活創舉,始終處於見招拆招的被動地位。

所以日軍便能三度攻克中國軍隊戰線的側翼薄弱處,

三度對中國軍隊構成包圍與聚殲之勢,

三度造成中國守軍戰線潰散,最終招致慘敗。

說到具體實戰細節,,臺下多人開始交頭接耳,引發一個個爭論不休。

左權一拍桌子,"肅靜。吳先生,您繼續……"

"二,日軍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的能力,

這是中國軍隊所望塵莫及的。

如臺兒莊作戰期間,日軍第10師團瀨谷支隊與第5師團坂本支隊合在一起,

總兵力兩萬餘人,與一個師團的兵力相近。因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