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虎嘯平津(三)
黃河水的秋天明顯比夏天奔流的要慢一些,
而歷史的車輪仍在自顧自的飛快地旋轉。
該來的來,該去的去。
真的是青山遮不住,畢竟江流去。
天地之大,總免不了幾家歡樂幾家愁。
有人認為濟南戰役是國、共兩軍的第一次大決戰序幕。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
我東北解放軍軍第一次攻取大城市長春未成功後,
華東野戰軍從"七月分兵"後重新完成了兵力集結,
開始了濟南戰役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此次我軍參戰總兵力達32萬人,
超過了敵濟南守軍和可能增援敵之總數(約28萬人,
第一次實現了華東戰場我軍兵力較之敵軍佔優勢。
形成了以多打少的局面。
天津大公報社編輯部。
已經過了下班時間,還有兩個人沒有走。
他們要趕一篇時評文章和解放濟南戰役的社論。
胡主編對蔡猛同志說道:
"粟司令以六成的兵力打援,只用四成的兵力攻城。
如此獨特部署也讓援敵望而卻步。
哎呀呀,這種戰法曠古未之有也!我等文人須大書特書一番。"
"是的,胡主編!你說的極是!
真是讓人大開眼界。不得不佩服粟司令的雄才大略呀!"
蔡猛同志是老黨員了。
也曾在一線部隊呆過,對如何打仗頗有自己的見解。
"可是,從何處著筆呢?你我能蒐集的資料都在這裡了,
還是很不夠哇!"胡主編言道。
"我看就應該讓傳冬菊同志去實地採訪才是。
她又識得粟將軍!如果說能獲取第一手資料豈不更好?"
"小蔡同志!你的想法是好的,可惜不行啊!
我剛剛接到上級領導通知。傅冬菊同志另有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