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烈斯拉夫不知是計,害怕自己部隊如此深入真的已經被蒙軍四面合圍,立刻開始緊急調轉馬頭,命親衛招呼手下軍隊朝後方平原慌忙撤退。
弟三軍的指揮官也同樣聽到了“快跑”的聲音,此時正猶著豫呢!就聽到身邊部下回報說,蘇烈斯瓦夫已經帶著自家部隊先撤了,頓時嚇得大驚失色。
絲毫不敢再猶豫一秒,也趕忙組織第三軍騎兵們掉頭追上隊友。
當看到這些波蘭重騎兵的背影消失在遠方平原上後,帶領蒙古輕騎兵中的一個百戶才紛紛擦了把汗,大大鬆了口氣。
剛才用波蘭語喊“快跑,快跑”的人正是這個百戶的手下。
這個百戶剛才,也是見實在頂不住波蘭人重騎兵的衝擊了,這才靈機一動,想出這麼個計策。
慌忙間施行下,沒成想,居然真的奏效,直接就把波蘭重騎兵嚇得慌忙撤退。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這些輕騎兵中,很有些是蒙軍在羅斯收編的降兵。羅斯波蘭兩地相鄰,會波蘭語的還不少,這才可以來實施這名百戶的計策。
像這種唬詐敵人的計策,在東方戰場其實並不少見。
最典型的當數當初淝水之戰。
當時,朱旭命人在秦軍身後大喊;秦軍敗了!秦軍敗了!
不明所以的秦軍士兵在恐懼中,就真的開始紛紛撤退。
隨後相互裹脅,踐踏,引發雪崩一樣的連鎖反應,導致百萬大軍統一戰爭變得一敗塗地。
隨後,蒙軍兩側輕騎兵稍微休整,收到命令開始再次朝著逃跑的波蘭重騎兵追趕而去。
他們速度快,很快便追上敵軍,開始拉開弧線,朝著敵軍的側翼和後背放箭,以遲滯波蘭重騎兵的撤退速度。收拾好陣型的蒙古輕騎兵見狀,也紛紛以百戶為單位拍馬向前追擊。
一方追趕,一方撤退,兩軍的戰線又逐漸拉到了原先戰場中央的平原上。
遠處觀戰的亨利二世見到蘇烈斯拉夫,梅什科正帶著騎兵朝著己方陣線逃跑,且後方還有大股蒙軍騎兵尾隨追擊。
還以為二人沒有打過蒙古人,蒙古人意圖是準備朝著己方中央軍陣,發動大規模的騎兵突擊呢。
如此判斷,亨利二世再也忍不住了,他立刻帶著自家騎兵和過來支援的聖殿騎士團迎面衝了上去。衝擊的方向則是蒙古軍靠近南方側翼部隊,希望拉出一個口子,支援蘇烈斯拉夫他們。
側翼的蒙古弓騎兵發現亨利二世帶著大量騎兵直奔己方而來,沒有一點留戀,立刻掉頭後退。
很快,亨利二世就帶著身後的騎兵突入蒙軍的側翼之內。
蘇烈斯拉夫和梅什科見狀,不再逃跑。立刻下令停止後撤,調轉馬頭重振旗鼓,對後方的蒙軍輕騎兵再度發動衝擊。
蒙軍輕騎,弓騎,面對氣勢洶洶衝過來的,波蘭三個軍團騎兵,他們沒有選擇上前硬抗。
只是一邊不斷放箭遲滯對方的腳步,一邊保持一定距離緩緩後撤。
見蒙軍撤退不敢戰,波蘭騎兵們紛紛再度加快馬速追趕,半個時辰後,波蘭軍團一度又追到先前的丘陵地帶,甚至跑得快的最前方騎兵,已經突入蒙軍陣線之內。
見狀,任憑對方在猛突必定會徹底撕裂己方陣線,拜答兒和合丹遂不再猶豫,立刻動用了最後的預備隊,也是麾下最強大的突擊力量具狀騎兵。
從左右兩側呼啦啦衝下山丘的蒙古重騎兵,依靠強大的慣性,攜帶排山倒海的衝擊力,狠狠與陷入丘陵地帶的波蘭騎兵撞在一起。
如同流星撞擊大地,很快便抑制住了波蘭方面的攻勢。
與此同時,波蘭方面步兵也並沒有在原地站著看戲,早在亨利二世帶兵衝出去的時候,他們也要開始圍成陣列步步推進。
只是步兵面對騎兵,必須保持整齊的陣列才能對敵人形成威脅,故這些保持陣型的波蘭步兵,行進的速度並不快。
再加之亨利二世等人帶的騎兵不管不顧追擊,深入現場過遠,導致這些波蘭步兵根本就跟不上。
這時候,波蘭步兵也才將推進到戰場的中央地帶位置。
波蘭的騎兵,步兵隔著半個戰場,這就出現了體系脫節的情況。
在山頂上指揮大軍的拜答兒和合丹立刻抓住機會,部署了絕妙的一招。
蒙軍在戰前就準備了一些煙火,這些煙火點燃就會發出大量的煙霧,可以阻擋敵軍的視線。
說白了,它燃燒的就是一些乾燥的動物糞便,和烽火臺預警燃燒狼煙的效果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