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很多大人當時都在這些家門口的村鎮且有上班,裡面都是同村人,小孩子出出進進管理也不嚴格。
章邯清楚記得,當年因為好奇,還專門看過水泥廠生產水泥的流程。
小孩子嘛!
正是對一切充滿好奇的年紀,尤其是水泥這種,加水活吧活吧就能變成一堵牆,一條路的神奇材料。
所以章邯記得很深刻,當時那家小水泥廠生產的方法是;把石灰石磨細,加入定量的黏土,摻水後攪拌均勻形成泥漿,然後再將泥漿置於盤上加熱,乾燥後敲碎再進行煅燒,待石灰石中的碳酸氣體全部逸出,然後冷卻、打碎和磨細。這樣,就製作完成了。
章邯記得清楚,那些裝水泥袋子上的赫然寫著XXXX水泥廠出品,矽酸鹽水泥50KG。
後來上了高中,學了化學,才知道其原理;CuSO4+5H2O==CuSO4·5H2O;
不過,章邯倒是也沒想過,真就按照小時候見過的這種方法,便能造出實用的水泥。蓋因為,水泥水化反應還受溫度、溼度、水量、新增物等等因素的影響,有的影響最終強度,還有的影響凝固時間等等。
四海水泥廠,巡視結束後,章邯並沒有第一時間帶著章崇信他們離開,也沒有第一時間把他記憶中製作水泥的方法告訴何必才他們,放手讓他們除錯生產。
而是,鄭重其事在水泥廠一個僻靜,放置物料的院子,把大家拉到一起開會。
章邯前世上學上班的時候,甚至之前當將軍的時候,最煩的就是開會。可自從打下自家地盤,坐上這國家最高的位置後,章邯的心態,觀念也逐漸改變了。
倒不是其忽然性格大變,而是章邯突然發現,管理這麼大一個國家,需要處理的事情冗雜繁複,就算放權,可在有些重要的大政方針上,還是需要你統治者拍板。
作為統治者,也是人,也有認知障,不是全知全能。這就需要把大家召集起來,廣納良言,群策群力,才能做出比較正確的判斷。
說白了,他不是想開,而是不得不開!
只因,到了他如今的地步,開會已經成了解決問題,分配任務,群策群力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應用最廣泛。
這個章邯選定開會的小院子位於水泥廠的東南角,裡邊放置著許多碎石料。
因為長期存放碎石料的原因,地上不可避免地留下許多石灰石粉末,吸收剛下那場小雨的水分,站在上面比較乾燥。這也是章邯選定這個小院子作為開會場所的重要原因之一。
待眾人都聚集在小院裡,章邯讓何必才帶上紙筆負責記錄,讓大夥各自找石頭做好,章邯自己坐在何必才命人搬來的一張方椅上,緩緩開口;
“透過剛才巡視,我們已經對水泥廠有了大概的瞭解,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杆自己評判標準,這裡時間有限,就先不做評判。”
‘水泥是接下里全國大基建的重中之重。
打個比方,全國基建就是一場戰爭,水泥就是我們手中的火炮。沒有沒有火炮我們不一定不能打仗,但是有火炮,我們便能如虎添翼,打得更輕鬆,取得的戰果更大。
你們當中很多人都是跟朕血海刀山滾過來的,不難理解火炮的重要性。
不過這裡,朕要說的是,水泥對於基建亦同理,甚至猶有勝之的重要。’章邯說到此處,重重揮舞下拳頭,一臉嚴肅,下方眾人凌然,俱挺胸直背,仔細聆聽,
“或許跟來的許多人對於基建的重要性沒有深刻的認識,在大多數人的眼裡,路不就是能走就行嗎?哪裡需要如此重視?
這個,我想只要你是個合格的軍官,就不會認為寬闊平整的道路沒有必要。就會深刻認識到,好的道路對調撥軍隊,快速反應,相互支援的重要性。
現在我們奪取了全國政權,建立了大明朝,且南方戰事捷報頻頻,統一整個次大陸也就是這兩年的問題。
接下來,我們將暫時停止路上攻伐,休養生息實行“五年計劃”,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經濟建設上來。
想要搞好經濟建設,就要搞教育,改制度,興工業,普法度,修道路。其他先不講,單單就是這個修道路,就是我們接下來必須馬上上馬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