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大軍繼續後撤,沿著蒂薩河北上,尋找有利於己方騎兵作戰的戰場。之後,再回身消滅這些匈牙利聯軍。
就這麼,十餘萬蒙軍沿著蒂薩河一路北上,終於找到一個名叫莫希的小村子才停下。
這個莫希是處於蒂薩河與它的支流紹約河交界處的一個小村子。
其周圍的地形經過哨探的檢視,完全符合蒙古騎兵大規模展開作戰。
速不臺當即下了決定,不走了,就在此地紮營,迎接身後追擊而來的二十萬匈牙利聯軍。
沒過幾天,貝拉二世也帶著自己麾下的二十萬聯軍,匆匆忙忙沿著前方蒙古人留下的痕跡追趕,一路追到了這個兩河環繞的小村子,莫希村的南方。
匈牙利前方探子已經探明蒙古人就在前方,貝拉二世此時瞬間明白了對手的意圖,蒙古人這是要在這個地方和自己決戰的節奏啊!
貝拉四世也沒害怕,畢竟這也是他的目的。於是立刻下令大軍停止前進,擺開陣營,伺機與蒙古人進行決戰。
速不臺選擇的這個戰場還是非常有講究的。
他們沿著蒂薩河北上的時候,就發現紹約河橫亙在他們正前方。
我們介紹過,紹約河是蒂薩河的一條自東向西流淌的支流。
在紹約河從蒂薩河分流出來,向北轉彎途經莫希村的河段,只有莫希村東面,有一座石橋,可供人通行紹約河兩岸。
速不臺知道身後的匈牙利人,肯定熟悉當地的地形,知道紹約河兩岸只有這麼一條石橋連通。
於是確定出,這些匈牙利人一定會從南部的莫希平原趕來追擊他們,與他們搶奪石橋這個唯一的過河通道。
讓我們介紹下這處戰場的地形。
紹約河在此地形成一個豎“Z”字形狀,上北下南,向北方拐角處正對著有一片巨大的平原莫希平原,這些匈牙利人到達此地後,就會被大河阻擋。
拐彎向北的紹約河,沿著紹約河西岸北上,就會來到位於河西側的莫希村。
再往北,紹約河掉頭向西,又分出一條向北的支流,名叫賽爾納德河。
分流的紹約河和支流賽爾納德河距離莫希村和石橋北方几十里處,在此地形成一條三角分支區域,屬於是河流沖積的溼地。
按照地形,我們可以看出,匈牙利聯軍進入這一地區,北面東面都有河水阻隔,他們身後還有一條河流。
也就是說,進了這個莫希平原區域附近的匈牙利聯軍,已經被幾條河流半封閉包圍住。
速不臺製定的計劃是正面阻敵過河,側方主力繞後,一旦前後夾擊成功,匈牙利的聯軍在這種半封閉的地形下,是很難逃脫的。
沒錯,速不臺的目的並不是打敗對方,而是要打一場規模空前的殲滅戰,一舉消滅這股匈牙利的聯軍主力,做到一戰定乾坤,奠定匈牙利大局。
不得不說,速不臺這個計劃是相當大膽。
雖然其也有一定可行性,可面臨的各式各樣突發的風險變故,也一點都不小。
真的能按照速不臺的想法,打一場漂漂亮亮的殲滅戰?
4月10日,拔都和速不臺兩位西征軍主帥確定好了作戰方案,又命人檢視一番周圍的地形,覺得沒問題後,便率領大軍沿著莫希村東邊的石橋,有序渡過紹約河,來到河對岸。
紹約河北岸,河流的內夾角處有一片巨大的森林,和莫希平原隔河相望。
森林更北邊也有一塊大平原,渡過大河的西征軍直接穿過森林後,就在這塊大平原上紮下營地。
同一時間,匈牙利聯軍先頭部隊的一千騎兵,正如拔都,速不臺所料那般,沿著西征軍撤退的足跡緊緊追擊過來。
他們一路北上,越過紹約河拐角南部的莫希平原,徑直繼續北上,來到紹約河西岸的莫希村附近。
隨後這一千騎兵四周稍微檢視一番,發現沒問題後,立刻就渡過了村東的石橋,越過紹約河繼續向東面森林偵查。
結果,這些追擊的騎兵過於馬虎,過河後,只是在東岸的森林邊緣隨意搜尋一番,並沒有繼續深入。在發現沒有西征軍的蹤跡之後,便開始重新跨過石橋,原路返回,向貝拉四世和手下的貴族們報告說,前方沒有發現敵人,大軍可以非常放心地在莫希平原,紹約河的南岸紮營。
等到第二日做好修整,便可以揮師北上,渡過莫希村東部的石橋,到達紹約河北岸,繼續追擊逃跑的蒙古人。
這次匈牙利方面前鋒偵查行為,弄得拔都和速不臺,小心臟都提到了嗓子眼。
蓋因為他們西邊的這片森林面積並不大,這些匈牙利偵查騎兵,只要再往前走個一點點,幾百米,就能發現樹林後面西征軍駐紮的龐大營地,以及在此地休整的十幾萬西征軍騎兵部隊。
當時,就連靠近森林的蒙古哨探,都聽到了這些匈牙利前鋒的說話聲,這些匈牙利前鋒,居然楞是沒有發現,近在咫尺蒙軍蹤跡。
不得不說,這一刻,幸運之神降臨在拔都,速不臺身上。同時,降臨在了十幾萬西征軍身上。
拔都和速不臺聽到哨兵回來彙報,偵查的匈牙利人已經離開的訊息後,大鬆口氣的他們,立刻派出哨探,尾隨著匈牙利偵查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