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匈牙利領地貴族們看來,蒙古人這些異教徒抵抗還是要抵抗的,抵抗不過也沒有什麼。
大不了搖身一變,把貝拉四世這廝送出去,自己轉投蒙古人的麾下,照樣不影響他們繼續在自己領地作威作福。
若是現在,不趁你貝拉四世在臺上搶奪更多了的利益,等頭上換成蒙古主子,到時還不定什麼是個情況呢!
國王和貴族利益訴求相反造成的彼此不對付,導致矛盾一步步激化,雙方誰也逼迫不了對方妥協,會議一度再次僵持下來。
這種情況,一直直到蒙古西征軍中路,南路十幾萬大軍主力,到了他們的家門口。
匈牙利領土北、東、南被喀爾巴阡山脈呈半圓半包裹著。
山脈以東是羅斯地區,山脈以西便是匈牙利平原。
故這條包裹匈牙利的喀爾巴阡山脈,也就成為了一道匈牙利東部的天然防線。
再看西征軍這邊。
制定好進攻計劃的速不臺,立刻開始實行自己的攻略意圖。
他先是把大軍一分為二。十六萬大軍分為南北兩路。
北面由拔都和昔班帶領,率領主力中軍,進攻喀爾巴阡山脈北方重要通道維瑞克山口。
只要突破了這個維瑞克山口,中路主力,就能直接越過的喀爾巴阡山脈從高處順流而下,直接插入匈牙利中部平原,攻略這片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區。
南路由速不臺自己和章邯,率領七萬大軍。
他們要一路,要沿著喀爾巴阡山脈東部一直往南繞,繞到匈牙利另一個難以防禦的重要通道美狄亞山口。
突破了難免的美狄亞山口,南路軍就能進入巴爾幹的保加利亞地區。其後掉頭向匈牙利南部北上,只要和拔都率領的中路軍主力在匈牙利中部平原匯合,就能一南一北,共同鉗擊打匈牙利中部人口稠密區。
速不臺計劃的這個巨大的鉗形攻勢一旦形成,那麼匈牙利中心平原人口稠密區,也是匈牙利的經濟中心,無疑要就暴露在了西征軍的南北重鉗的夾擊之下。
隨後,只要西征軍快速摧毀這一地區,那麼匈牙利國家的整個戰爭潛力,無疑要被西征軍大大削弱。
就好比前後兩柄鋼刀同時,在你的身前身後攻擊你的身體,徹底封死你的逃跑通道,限制你的騰挪動作,顧此失彼之下,你就只能眼睜睜捱上重重一刀。
就在速不臺開始實施鉗形攻勢之時,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沒有束手待斃,他是怎麼應對的呢?
早在去年1240年的聖誕節,貝拉四世派出的探子,就會定期向他傳遞關於蒙古西征軍動向的情報。
在當時,貝拉四世就已經意識到,蒙古人這次真的要來了。且根據情報收集的蒙古人的兇悍程度,此時匈牙利要情況已經十分緊急,蒙軍主力會隨時對匈牙利發動猛烈進攻。
因為意識到這一點,所以貝拉四世不敢絲毫怠慢,立刻開始做出相對的應對舉措。
首先,貝拉四世命人沿著喀爾巴阡山脈,這道匈牙利東部的天險屏障建立防線。親自命令他的首席大臣,從北向南,沿著整個喀爾巴阡山脈監督建立穩固要塞防線。
具體措施;首先是把可以進出喀爾巴阡山的山口全部堵上,把山口旁邊的松樹全部砍倒做成路障,建造堡壘,修建各個山口的縱深防禦。
其次,讓邊境的軍隊駐守在這些新建的堡壘中,節節抵抗西征軍從山口突入,消耗蒙古人計程車氣。
這是貝拉四世設定的第一道防線。
為防萬一喀爾巴阡山的防禦措施沒有阻擋住蒙古人,被蒙古人突破了,他又組織了第二道防線。
第二道防線組織者就是可泰安汗帶進匈牙利的那些庫曼人。
面對蒙古人的侵略,這些庫曼人展現他們能力的時刻也到了。
最後一道防線,就是匈牙利王國自己的部隊。
貝拉四世的設想是,趁著第一道防線喀爾巴阡山天險和第二道防線庫曼騎兵給他們爭取的時間,立刻把匈牙利的軍隊召集到了首都布達佩斯集結起來。
待前面的兩道防線把蒙古人的攻勢消耗一空後,他再率領匈牙利的聯軍迎頭而上,一舉擊潰蒙古西征大軍,奠定勝局。
制定好了計劃,接下來就是實施。
在聖誕節過後,他就命首席大臣立刻出發,到喀爾巴阡山組織第一道防線。
貝拉四世自己也很重視這件事,畢竟這是匈牙利的天然天險。若是能夠藉助天險,直接把蒙古人阻擋在喀爾巴阡山以東,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於是到了1241年一月份的時候,貝拉四世就直接親自動身前往喀爾巴阡山脈巡視。
直到把山脈所有重要的山口自北向南全部巡視了一遍,做出了不少指示,聽取了不少建議。
覺得沒有什麼大問題後,貝拉四世才放心回再次到匈牙利首都佩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