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是文盲,不明白大家湊熱鬧的緣由,就問傍邊的小和尚,小和尚把大師兄的作品念給他聽。
哪知,小火夫聽了直搖頭,暗道:大師兄未得真髓啊!
遂對小和尚說,我念你幫我寫。
於是寫下流傳千古的: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弘忍大師過來檢查作業,驚歎此人悟性之高,一問之下,才知道是一帶髮修行的小火夫所作,於是命人通知小火夫半夜來見。
此伙伕,就是後來的六祖慧能。
半夜,慧能見到大師,大師將袈裟親手傳給他,命他連夜逃跑,因為大師兄神秀勢力很大,對衣缽志在必得,如果知道衣缽傳給了慧能,一定派人追殺。
當晚,大師圓寂。神秀果然知道訊息後對慧能一路追殺,希望追回衣缽以繼正統。
慧能好不容易逃到了南方,來到了現在的廣州光孝寺。一眾和尚正在討論旗幟被吹動的事情,一邊的人說是風動,帶動旗,一邊和尚說是旗動扇起了風。
慧能插話道,不是風動,也不是旗動,是你們的心動。一眾皆驚,
方丈問:你絕不是普通人(慧能仍帶發),你是什麼人?
於是慧能取出衣缽,說明自己來歷,方丈親自為慧能進行了剃度,並讓出方丈之位。
後來慧能來到現在的南華寺,將禪宗發揚光大,南華禪寺位於廣東韶關市曲江縣城以東約6公里的曹溪北岸,所以六祖慧能將禪宗發揚光大,被稱作“曹溪的佛唱”。
神秀大師兄在北方的派系叫做北宗,慧能在南方,自然就是南宗。
北宗始終沒有繼承正統衣缽,逐漸式微。南宗則越來越興旺,後來還得到了朝廷認可,成為了中國真正的禪宗。
而章邯用神秀大師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來自喻。而不是用慧能大師,境界更高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自喻。
意思已經說得十分明白了。
我章邯此刻心境修為,並沒有達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般頓悟之境。仍然需要,時時修行,紅塵歷練。
只有用“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來進行自勉於鞭策,期望自己一朝頓悟,不被紅塵所墮。
最後度過苦海,方能達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
說得再直白點,用孫先生的話講;“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意思大同小異,都差不多。
鄭大夫是知道這句話的出處的,略微思索,便明白章邯的意思。發現自己著相,不經紅塵,怎能說達彼岸?紅塵和彼岸相輔相成,不是誰脫離了誰都可遺世獨立的。
遂對章邯連連稱讚也就不奇怪了。
二人談罷,稍事休息,不再言語。
畢竟鄭大夫年紀放在那裡,不似章邯精力旺盛,故章邯體貼沒有再言。
章邯把屋外的伊娃給喚了進來,不知怎地,小丫頭進來時居然全程耷拉著嘴,一副十分不高興,剛生過悶氣的樣子。
鄭大夫見之,眼睛一轉,明白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