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了農夫老漢。章邯一行人馬不停蹄日夜狂奔,終於在第二天中午時分遠遠地,依稀看到了巍峨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的長城。
又往前跑了幾里地,長城的輪廓越來越清晰地出現在眾人的眼中。
斑駁的青磚上長滿了一簇簇青苔,它像一條巨龍橫臥在光禿禿的山脊之間,好似向人們訴說著千年的史詩一般。
在兩段長城之間的山峰交界處。一座高十餘丈,寬近千米的雄關赫然矗立。
“這就是雁門關啊!可真高~”王大年不由自主地張大嘴巴讚歎道。
對於他這個從小生活在江南的人來說。巍峨的長城,高大的雄關和他從小生活的小橋流水,白牆紅瓦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故,雖他的性子比較木訥,還是被眼前不同於家鄉的奇觀震驚住。
大年的話剛落,身旁一些士卒也紛紛點頭認可。
其中一名士卒感慨道;“俺曾跟著史將軍攻打過陝西的函谷關,那函谷關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當時俺還以為自己見到了世界上最堅固的關隘了呢!沒想到這山西北部的雁門關也如此高大雄偉~”
話畢,和他一樣見過函谷關計程車卒俱是一副認同之色。
見大家興致甚濃,加之也到了正午時分。大家一路奔波也累了。章邯就準備給大家講講眼前的雁門關故事,讓大家休息放鬆一下。
於是,章邯便招呼大家下馬休息。
“大家都停下吧!現在也臨近中午了,大家就在此地吃飯休整了。
既然大家對雁門關感興趣,我趁著吃飯的時間,順便給大家講吓這雁門關的故事,讓大家放鬆放鬆好不好?”
“好!…”
“百戶仗義,你快講吧!俺老韓都等不及了…”
“俺老王也等不及了!”
“哈哈哈哈!”
“……”
古代本來就沒什麼娛樂,這群常年生活在軍營中計程車兵更是娛樂匱乏。聽聞章邯要講故事,一個個都激動得不行!
眾人高興地紛紛下馬,大家圍在章邯周圍,拿出乾糧和水壺開始一邊墊吧起五臟廟,一邊豎著耳朵聽故事。動作慢的更是把頭朝著章邯的方向伸去,生怕露了一個字。
章邯也不磨嘰,邊吃著手裡乾巴巴的餅子,邊開口道;
“要說這雁門關和函谷關,都是歷史上有名的雄關險隘。
函谷關就不用說了。該關西距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且因其地處兩京古道,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歷史上發生在函谷關的故事不勝列舉。最著名的就是秦國依靠崤函之固數次大敗關東聯軍了。而我們今天就重點講講眼前的雁門關。”
說到這,章邯頓了下。不緊不慢地拿起水壺喝了口水,把乾巴巴的餅子嚥下去。
李小虎正聽得入神,沒想到章邯故事剛起了個頭居然喝起水來,不由急地催促道;
“大人,一會兒再喝,一會兒在喝。先講講眼前的雁門關不遲。”
章邯趕忙把喝到嘴裡的水嚥下去,差點沒嗆到。無奈地看了眼一臉急迫的李小虎。暗道;“得找機會好好磨磨這小子這毛躁的性子了,以後打仗他這性子少不了吃虧!”
這時大家也都放下乾糧,眼巴巴地盯著章邯,無聲催促他繼續講。章邯見狀只好趕忙繼續道;
“說起眼前的雁門關,我知道的也不多,只是知道在隋朝末年,這裡曾經發生過一件大事。”
“什麼大事?”
章邯的話一下把眾人的好奇心提起來了,李小虎聞言不自覺地插嘴道。他旁邊的王大年趕忙拉拉他的衣角,示意他別亂說話。
章邯被李小虎再次打斷,狠狠瞪了對方一眼。接著道;
“故事的主人是隋朝末代暴君隋煬帝,楊廣。
據說此人在位時候曾經對東北的高句麗發動過三次大的戰役。再加上其上馬了許多大型水利工程,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在暫時征服高句麗後,國內的矛盾也積攢到了巔峰,各地起義不斷,漸漸有了烽火燎原之勢。
屋漏偏逢連夜雨,隋朝內部的矛盾還沒解決,在他巡幸北方的時候,突厥開始大舉對隋朝進攻。
楊廣當時正在晉陽的汾陽宮落腳,聽到了突厥把雁門郡41座城池給攻陷了39座的訊息大怒,立刻帶著身邊的部隊前去支援。不料竟被突厥人帶領10餘萬大軍圍住了雁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