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群哥沒回來,他要讀書,明年就要科舉了,時間已經很緊迫了,不敢再亂跑了。
走的時候睿哥又挑了幾個能幹利索的小子一起走,還帶了兩三個姑娘一起,其實是去備嫁的。
靖哥和睿哥需要更多的姑娘聯姻,嫁到京城去,佈局京城的人脈局勢。
清兒和英子的高嫁,也讓人對李家姑娘抱了好感和期待,有人打聽呢。
這次去,順便把這幾家親長也帶上了,京城的族親已經回來了,重新佈置一批人過去提攜發展,包括兒女親事等等都有安排。
族人對宗族是十分信任團結的,指哪打哪,能讓兒女嫁到京城去,自然是盼望的,哪有不應的道理。
這次選擇的女兒和兒郎都是族學裡的前幾名,最出彩的兄弟姐妹,帶去京城給謀個好前程。
臨行前,他們都來拜謝秀娘,沒有秀娘多年苦心教導,他們不可能有今日。
秀娘又多交代了幾句去京城要注意的禮節和忌諱,去了要聽小婭和長輩的,不可胡來,更不允許單獨見外男,京城富貴人家對規矩其實很嚴苛,當面不說私底下傳你謠言厲害得很,言行舉止一定要妥當周全。
交代完了才讓帶走的。
睿哥說,京城有幾戶人家條件還不錯,他有心想和這幾戶人家說親,才把族妹帶上,看看有沒有機會。
李家是屬於清流一脈的,如今也算剛剛站穩腳跟,聯姻還是很有必要的。
族親沒啥抗拒的,巴不得兒女嫁娶條件更好的,他們留在當地也是嫁地主,哪比得上京城的小官來的更好呢,又不傻。
秀娘則留下專心在織作坊帶徒弟了。
她繼續織自己的圖,這次的圖比較難織,速度也慢,加上歲數也有了,體力不如以前,織的慢了些,卻比以前更加胸有成竹是真的。
她對現在的緙絲改變十分著迷,孩子們大了越發成熟,不用她再操心了,她可以專心做自己喜歡的事,可以讓自己完全沉迷進去,這是個很愉快的體驗。
不過族裡卻出了一點小麻煩,原因就是,有個姑娘最近狀態不是很穩定,有些焦慮難受,經常和大家吵架。
這讓夫子也很無奈,秀娘不太明白髮生了什麼事。
只能去問王嬤嬤。
“嬤嬤,最近李玉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那麼尖銳。”
秀娘得空跑去找王嬤嬤喝茶,倆孩子回來,給她帶了很多東西,都是她喜歡喝的,玩的,好些玩意呢。
“坐下說,讓我嚐嚐你的茶。”
“好,我給您打一爐香吧,我兒媳婦給我帶的香,很不錯呢。”
“那我可要品品。”
秀娘見王嬤嬤並不急切,也知道可能是小姑娘犯擰了,不是什麼大事,也就不著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