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2章輪換 (1 / 2)

剩下又選了幾個本村的舉人負責教導小班和中班的,但大班需要進士來教,水平不一樣,見過的世面也不同。

舉人自己都沒考上進士,他也很難教出進士來,就是這個道理。

秀娘發話沒有人敢不同意,不管在外面幹到啥水平,毫不猶豫辭了就坐船回來。

李睿心裡挺高興,記了一筆,以後有好機會優先這幾個懂事的兄弟。

兩人回來以後熟悉了幾日就去族學教書了,負責教大班準備科舉的那個班。

這樣一來秀娘就輕省許多,看著中班和姑娘們就行。

倆孩子回來後態度積極,興致高昂,做事也很認真負責,讓秀娘放心了不少。

族學的事暫且也不著急,先讓這兩個孩子管著大班科舉,剩下就是族學的一些雜務也需要有人進一步管理監督。

剩下就是織作坊的事了,抬舉了幾個本村族親的男孩,也是來學手藝的,上一波歲數略大的被送去京城了,這是第二波了,織錦已經挺不錯了。

秀娘也在教他們如何管理織作坊,希望能找到更有才有能力的後輩,接替自己去管理織作坊。

李嚴的小兒子一直跟著做生意,對這些東西很懂行,對織作坊投入心血也挺多,看得出他挺喜歡,也願意幹,秀娘也不吝嗇教導。

他讀書沒啥天分,功名是沒有了,就只能學點本事。

天漸漸冷了,織作坊又交了一批貨,已經開始核算今年的收支了。

這幾年老手越來越多,已經不再需要秀娘時時刻刻教導指點了,很多嬸子已經可以織小幅緙絲和織錦布匹了,而且做的特別好,她們識字不多,全靠腦子死記硬背經緯線,比別人付出更多辛勞,也更珍惜,做事更認真努力。

自然收穫也是最多的,大爺爺經常在族會上誇讚女人們,比爺們更像樣,學本事更仔細,幹活不喊苦,拿她們來激勵老爺們。

今年秀娘也分了不少錢,今年沒上京城就沒給孩子買產業。

淳哥還沒說到合適的媳婦人選,周夫人還在幫著看,他還在書院努力讀書,等待明年開春的科舉。

京城來信了,說是小婭的孩子又長大不少,已經開始吃米糊糊了,會啊啊叫喚,很可愛,親家母經常去看孩子,喜歡得很。

過完年,李茂和大嫂就去京城了,參加清兒的婚禮,這次秀娘沒去,她是寡婦,這個身份去盧家不太合適,不想讓孩子被人說嘴,免得孩子進婆家門受委屈。

已經提前和清兒說妥了的,雖然有些遺憾,但秀娘也不委屈,只要孩子能安好,她心裡也滿足。

今年開年,她在省城又買了一塊林地,帶了些好田,留著自己吃喝用,林木可以做傢俱啥的,也有用。

前後買了好幾個莊子,足夠自己養老吃喝花用了。

二叔來找她有事說。

“二叔,快進屋做,去倒茶。”

秀娘指揮小丫頭倒茶。

“秀兒,我和你說個事。”

“您說。”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