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3章再進京 (1 / 2)

提攜扶持自己族人比買奴才要來的划算多了,這錢給誰都要掏出去,省不下,不如讓族親孩子學會本事,以後咱用得上,也用的放心。

當初李青李嚴也是這樣培養出來的,那會還困難,求爺爺告奶奶讓人家給機會學本事,從夥計幹起,一切全靠孩子自己長眼力勁,那才叫難呢。

如今上下全都是自己人,都是親戚長輩,手把手教你,比當年容易多了。

如今李青李嚴現在獨當一面,替宗族在外奔波,宗族替他培養孩子,他倆的兒子都是有功名的,沒功名的也是自己沒天賦現在也管一攤事,沒虧待李青李嚴的真心付出。

有了這樣的例子,往後就容易幹了,其實這就是家族的傳承和底蘊,一代人託舉一代人,就這麼扶著過河,把路蹚出來的。

翻過年扇子做好了,李嚴兒子見了讚不絕口,拿去鋪子裡展示,不到半個月就讓人一股腦全買走了,本來做的就是一整套系列,人家大手筆全買了,價格給的好。

初次試驗就成功了,秀娘和大家都非常高興,緊鑼密鼓開始研究下面的花色圖案,繼續做扇子。

她做的兩柄異色雙色緙絲也賣了個高價,是官夫人買走的,看上了手藝。

這給了秀娘很大的鼓舞,打算明年試試小件的炕屏,用雙色異色,或者糅雜刺繡。

宮花這幾年訂貨量也很大,織作坊做的有年頭了,手藝和眼光都得到了很好的鍛鍊,越做越精美好看,管事主顧過來拿貨都很滿意。

天漸漸冷了,不過李家村依舊忙碌,經過半年的整治,村裡的氣氛又迴歸了安寧和忙碌,大家不在飄飄然,開始正經踏實過日子,認真幹活,迴歸正軌。

開春秀娘又分了些錢,各處的錢也都回籠了,京城那邊寫了信回來,說是又買了一個田莊落在她名下。

李嚴在江南又給她買了兩個鋪子一個田莊。

江南鋪子和田莊賺的錢就又繼續買了產業。今年李嚴和李青要兌換一下,李青去江南檢視絲織紡的情況,李嚴去京城管理族中的產業。

秀娘給京城寫了回信,讓李睿和嫂子在那邊給清兒找個合適的婚事。

清兒給英子織了一個炕屏,十分精美,得到了謝家夫人的讚歎,把她帶出去在社交圈見面,現在也有人提親了。

群哥和許靜感情日漸親近,倆孩子處的挺好,許家很喜歡群哥,日漸接觸能看出人品來,穩重踏實務實,不是那等虛頭巴腦,急功近利的人。

李恆在外放地乾的很不錯,寫了信回來,表示需要兩個師爺,讓族裡選了送過來,前提是要有功名,秀才或者舉人都可以。

這就是族中兒郎們起來了,機會也越來越多,不侷限於家門口這點東西。

京城刑部需要幾個專業的仵作,工部也需要幾個人,京城那邊是李睿李群給張羅聯絡的。

算學部也進了一個自家小子,他腦子轉得快,數學有極高的天賦,這些活在家鄉衙門和京城那頭都歷練過,去了沒幾天就能上手了。

機會是群哥求了小未婚妻的哥哥給找來的。

這也是正經官呢,別瞧不起,這是補位,進門也要考核,但不是科舉那種。

李睿挑了幾個小子去工部幹活,有錢拿,錢少,但能跟在工部後面幹活就是學習機會,幹著幹著指不定就能找到位置,你們不會幹,我們家孩子上手就拿得起來。

走到這一步,孩子們都特別感激秀娘和族學,寫信回家也說得明白,當初若不是秀娘和爺爺們讓苦學,今天沒這好事,讓家裡遇到大事只管聽爺爺和秀娘還有族老們的,家裡哪有不服的。

開春秀娘在省城也買了五十畝地是單門送給織作坊嬤嬤的,她幫著教導刺繡沒少花心力,這田地是給她養老的,嬤嬤拿了地契哭的泣不成聲,這讓其他幾位織娘看了十分羨慕,更是用心幹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