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哥像扭股糖似得纏磨老太太和婆婆,把二老心疼的,婆婆立馬起身就去給孫孫做肉去了。
“娘,你別慣著他,他沒少吃肉。”
“我孫子吃口肉你也不讓,你真摳。”
婆婆氣的瞪她一眼,不理她,去給孫子做肉吃。
秀娘無奈的狠狠剜了兒子一眼,淳哥吐吐舌做個鬼臉,拿著禮物哄老人開心,依偎在老人懷裡,逗他們玩,眼見著爺爺和奶奶高興地咯咯笑。
“奶奶,清兒留在京城了,我尋思著讓我嫂子給說個親事,正好大哥大嫂也留在那幫忙。”
“行,孩子大了,該說親了。”
奶奶笑了笑。
歇了兩日,秀娘就去族學上學去了,帶回來不少書籍還有過往科舉的卷子考題和各家親戚學子的卷子和筆記,這些東西都很珍貴,拿回來充實藏書閣,給孩子們長個見識。
剩下的就是在織作坊教徒弟,錢都收了,自然要好好教人家,不過這是個長期活,一時半會急不得。
嬸子和織作坊裡的兒郎都已經算是出師了,雲錦這塊可以織很多花樣了,開始學著織小幅的緙絲圖了,織作坊也有了第一批巧手。
今年李家先後定了幾樁親事,都是族老們親自驗看過的。
自從上次秀娘提醒過二叔後,凡事說親的不管男女,都要診脈,確定身體健康才能繼續下一步,別說還真就有渾水摸魚的。
男丁身體有問題是在二叔預料之內的,總有那麼一兩個真有問題,但沒想到女娃子也有問題,有的竟然懷不上,這是大夫說的,不是他胡亂猜測的,是真有病。
這可把二叔嚇壞了,以後凡事說親的不管男女來了都要診脈先看看再說,這要是娶進門還是嫁過去,不把孩子坑慘了麼。
這樣的人家也要記一筆,以後謹慎往來,太坑了吧。
族爺爺又立了新族規,五福內親戚不允許再次結親,血脈不能倒流。
秀娘這次回來,打算織件衣裳,替織作坊打響招牌,開發新路子。
姑娘們群策群力,畫了很多好看的圖樣,秀娘選了一些出來,指點大家上手開始織,做成成品應該十分驚豔,這樣的好料子新樣式,送去京城應該不愁賣。
三個嬸子織了小幅的炕屏,圖案不相同,樣式花色搭配的十分好看,送去後每幅圖賣了三百兩銀子。
嬸子們第一次做圖,特別謹慎小心,沒想到能賣這麼多錢,哪怕織作坊抽走五成,也還有一百多兩呢,好幾個嬸子偷偷哭了。
一般月底就能拿到錢,嬸子們一拿到錢,帶著全家老小買了禮物給秀娘送了過來。
“這是幹什麼,咱們都是一個村的,快拿回去。”
“秀兒,你收下吧,我得給孩子打個樣,不能做忘恩負義的人不是,這是我的謝禮,要沒有你我家不能翻身,明年我家也要蓋房子,給孩子娶媳婦了,我閨女的嫁妝也可以攢起來了,秀兒,嬸子謝謝你。”
嬸子紅著眼眶福禮。
“嬸子,你能有今日是你肯吃苦肯用心,你足夠堅韌不拔,勇敢獨立,就沒有過不去的坎,把這個教給孩子們,夠他們用一輩子。”
“說得好,你們這些小崽子學著點,別瞧不起不認字的親孃,比你們更能吃苦。”
爺爺也用手點點孩子們。
“是。”
孩子們恭敬的作揖行禮,滿臉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