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1章接人 (2 / 2)

緙絲的經緯線能不能看懂,能說出一二三來不,這都要考核的,考不過進不來。

考上了也要交錢,不交錢的是窮人家孩子,但是要留在織作坊幹活,從學徒到出師是五年,給師傅幹活再幹五年,也就是最少要十年,這是簽訂契約的。

出師前沒錢拿包吃住,出師後每個月是從一千文錢開始漲幅,按照你的手藝往上走,打個比方,英子和清兒基本算出師了,缺的是經驗和歷練。

小圖,炕屏這樣的作品已經能買到二百兩往上走了,不會低於二百兩。

你要是也能賣到這個數,就給你漲錢,一百兩一個檔位,漲五百文錢。

這是窮人家孩子的待遇,交錢的更自由,五年學徒期滿,出師就能走,出師就要交一副作品給織作坊和師傅,這幅圖賣的錢和你無關,屬於師傅和織作坊,也是最後的考核和亮相。

織作坊的規矩都是按照江南大繡樓老規矩來的,根據本村村民做了一些改變,對外人可是很嚴苛的,織作坊是賺錢的地方不是收容所。

即便是窮人家沒錢交學徒費也要幹活給織作坊賺錢,頭五年是白乾,後五年雖有錢但也是辛苦錢,並不多。

可即便要求這麼高,學徒費這麼貴,仍然是趨之若鶩,很多地主拿著大把的紋銀過來學,願意加價學,錢無所謂只要能進來學就行。

為什麼,有五百兩我還學什麼手藝,乾點啥不行啊。

錯,有五百兩的人家真不缺錢,也不缺小生意幹。缺的是文化和教養,還有手藝。

女子講究,德言容工,李家村全都有,請的是宮裡的嬤嬤教導,秀娘自己更是供出了狀元郎,親侄女也是大家小姐的款,自己的作品送進了太后宮裡得了稱讚。

就這幾條足夠多少人家眼紅,給多少錢都願意來。

“你嚴大哥這回收了兩個窮人家的孩子簽了契約,要幹十年以上,收了五個富戶做學徒,這回來京城,我手裡銀錢富裕嘞,我要給清兒再買點產業。”

“嬸子,妹妹有我們呢,您自己留著吧。”

睿哥不贊同的搖頭。

“不要緊,我有錢。”

秀娘很得意的晃晃腦袋跟侄兒炫耀。

她和織作坊是分賬的,學徒費也是如此,她拿大頭六成,織作坊拿小頭四成,兩邊四六分,將來學徒幹活賣的錢歸織作坊,然後重新計算,秀娘從織作坊利潤分成單獨分一成,這個是總賬。

學徒費是單門這樣分,織作坊繡樓這樣的大買賣,分的很仔細。師傅徒弟這樣的傳承,是非常要緊的。

雲錦緙絲是雙份錢,可不是一份錢學兩樣東西,沒這好事,織作坊有李嚴李青和族老把關,每一樣東西都要上賬,定期查驗,這不是一家的生意,裡頭還有周家分賬呢。

這幾個人雲錦和緙絲都要學,給的是雙份錢,按年結算,一口氣給了五年的,後五年看效果再決定給不給,允許隨時反悔帶回家人,但錢分文不退。

這一下秀娘又賺了不少錢,可比織緙絲快多了。

周家見李家這樣維護疼愛秀娘,十分滿意,作為感謝,他們挑了三個兒郎去學花絲鑲嵌手藝,送了三四個孩子過來學緙絲和雲錦,一樣是給錢,不過他們給的少,李家送周家去學徒也要給錢,給的也不多,這就是資源互換。

“二哥,不要緊的,就這一個親妹妹,給多少都不算多。”

群哥這回不小氣,對清兒也是當眼珠子疼愛的。

李睿也沒再說什麼,是想著要給淳哥留一點。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