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咱村外姓人不著急,我給你們留了後路,承包祠田,後續給你們做保人去學手藝,我這還有其他路子給你們留,下來找我就行。酒坊進不去,外面還有很多活需要人手幹,優先給咱村外姓人,有錢拿。”
大爺爺做事還是很公平的,照顧的也很周到,也讓外姓人能服氣。
“最後交代一句,等酒釀出來了,要往外賣,誰給我聯絡了鋪子來買咱村的酒,我給分成,這個後面可以具體再商量,這是後話,現在商量一下幹活的人。”
“我幹。“
“我家幾個也樂意幹。”
李家姓的不少爺們都舉手,積極參與。
蓋酒坊是沒錢拿的,只管飯,這是宗族自己的酒坊,這點力都不願意出,賺錢也不給你分,沒有隻拿好處不幹活的道理。
“後頭還有打井的活,有認識人的,介紹一下,要便宜點,這花的可是咱自家錢。”
四爺爺也開始記錄了。
爺們就湊堆開始商量,娘們一群人也在嘀咕。
”這以後酒坊蓋起來,要不少人幹活吧。“
“對,幹活有幹活的錢拿,一筆是一筆,都要算成本。”
秀娘笑著挨個給解釋。
“那敢情好,家門口就有錢賺,咱不用出門。”
“是這個理,脫了秀孃的福了,以後咱好好幹。”
“咱村果樹可以釀果酒,這個也好賣嘞。”
“是吧,三爺爺的果酒青梅酒可好喝了。”
大家臉上都洋溢著興奮喜悅的光彩,抑制不住心中的雀躍之情。
第二天村民就開始各自忙碌,除了地裡的事必須要忙乎之外,得閒就要去忙乎酒坊的事,蓋房子這事不用秀娘幹,她出了錢給大家,她也不會蓋房子,人也不需要她添亂,她只管貓屋裡織緙絲。
做飯送飯是幾個嬸子們的事,這是宗族出錢管飯,村裡爺們幾乎都來了,家裡活幹完就上這頭忙乎,有時候會忙到天黑透才回家,白日要下地幹活,下午才能折騰酒坊。
自家酒館也走入正規,晚上夜市人很多,有了靖哥等人的細心張羅,早晚接手幹活越發順利從容,靖哥管了酒館以後,日漸有了大哥的樣子。
張大哥又做了幾款新點心,賣的挺不錯,下午日落前基本就賣完了,第二天做新鮮的。
他家是不剩菜的,白日裡有時候會有沒賣完的份例菜,回鍋後便宜賣給夜市碼頭工人,提前說好中午的菜,我給您便宜,明兒就要扔掉有點可惜,要喝酒,送您一份菜。
口碑日益變好,酒館開始盈利,每日流水都很可觀,大家乾的辛苦也樂意忙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