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0章 (1 / 2)

張大叔在新年後下狠心承包了李家的三十畝荒地,發狠要好好幹幾年好翻身,頭幾年承包錢也不多,他家窮拿不出錢來。

爺爺喜歡他家為人厚道踏實,說不用給錢,你給我家幹活就行,我還給你糧食吃。

孩子在鋪子裡幹活是另外的錢,不參合到一塊,一碼歸一碼。

張大叔紅著眼圈落淚,帶著兒孫給爺爺磕頭,這是擺明了照拂他家,人家虧大發了。

“好孩子,好好幹,能出頭,送一個孩子去學廚藝,將來有奔頭,剩下的再想別的辦法。”

“叔,謝謝您,我,我……一定給您好好幹活。”

張家荒地沒掏錢,這承包就是另外的演算法,有了收成後是對半分,不是全歸張家,糧食對半分。

但荒地沒有五六年很難有好的產出,張家給李家地裡幹活還要拿走糧食吃,其實就是把荒地白給他乾的意思。

但爺爺這頭也不算虧,荒地不好乾要下大力氣,現在手頭沒人侍弄,村裡人也忙著養雞鴨啥的,沒人,不如包給踏實可靠的張家人幹,把土地養起來再說。

這樣張家人有好日子過,能吃飽有奔頭,李家的地不擔心荒廢掉,一舉兩得。

爺爺給張家作保,送了張叔第三個孫子去學廚藝,張叔聽了爺爺的建議,三孫子是老二的孩子,老大和大孫子去店鋪做事,也能分錢了,雖說要全部上交,但好歹有奔頭了。

下一步就要弄老二一家,挨個整,公平的原則,張叔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孩子多,孫子也多。

挨個輪著安排出路,給孩子們希望,家長不公平,底下孩子就要造反,未必肯聽你話了。

張叔聽了爺爺一番提點,就選了二兒子家的孩子去學廚藝,他歲數不大不小剛好是懂事能幹活的年紀,去了也知道珍惜,把這話和家裡人一商量,大家都同意。

開年鋪子很紅火,張大哥心細,幹事能琢磨下苦力,發現客商喜歡的糕點多是南方品種,他就自己琢磨,讓客人試吃,客人滿意了再推出來,穩穩的走。

現在糕點種類已經有十個品種了,摸樣顏色十分好看,吃起來味道也好,鹹口甜口,清爽的全都有。

秀娘見糕點做得好,立刻就讓李茂去請了說書和唱曲的來,下午喝茶吃茶點。

他家鋪子大,敞亮幹啥都可以,桌椅屏風一擺弄,根本不影響中午賣飯,這就是大鋪子的好處了。

有了說書人就多了一筆收入,張大哥更用心了,務必要把糕點做好,不讓人說嘴。

新的一年新氣象,秀娘給張大哥按月拿錢,四爺爺和林家則是三個月算一次錢,考慮新年有租金了,提前打過招呼,先按照三個月結錢,不行再改。

大家都同意了。

跑堂的多請了一個孩子,是村裡李家本家的孩子,家裡困難,讀書也不太好,沒有功名,這條路走不通,乾脆出來做事了。

讓先幹跑堂學學眉高眼低。

想做學徒也不容易,要保人要給人家錢,張家送孩子學手藝得給人師傅錢,是年前張大哥分了冬日那兩個月的錢,沒有多餘的。

都是李家孩子,幹活很仔細,睿哥和群哥他們有空也會過來幫忙,上下午分開,人手也夠了。

有了說書人在店裡定期說唱,這人氣一下就做起來了,客商來喝茶的更多了,喜歡茶點和糕點,也有願意喝一壺酒聽說書,來這就是環境寬鬆。

有的茶樓不讓喝酒,喝酒容易鬧事,人有自己的規矩,茶樓是茶樓,酒樓是酒樓,不是一回事。

唯獨秀娘這裡可以茶跟酒一起,不會規定那麼嚴。主要是他家就下午這一會賣茶點,晚上還是賣酒,不影響人家茶樓生意,也沒人擠兌他家。

秀娘極為聰明,凡事適可而止,不會越界,也不會影響你賺錢,我就沾個邊,夠不成影響,但就是這樣東挪西湊,他家的店鋪就穩住了腳跟。

夜市紅火,秀娘指點四爺爺他們做糖水,賺婦人孩子的生意,喝了酒乾渴,有糖水喝解酒也不錯,這個賺的少還麻煩,她就給了四爺爺家幹,讓他們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