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嬸子,咱族學還缺人不?”
“我想著和你商量,你說要不要找外人來教孩子們了,我也在培養自家的夫子。”
“我認為需要的,外來的帶來的東西不一樣,要是能找到好的大儒,那咱家不就撈著了麼,現在這些夫子除了您以外,我都不太信任,水平都不算好。我還是想請個好夫子過來,大家互相促進學習,嬸,您看呢。“
“行,我心裡也猶豫這一點,但我也沒能力請到更好的夫子了,你給咱盯著點,只要肯來,條件儘管提,我去想辦法。”
“成,包我身上了。”
李睿在家休息了幾日,主要去作坊和學堂看看,村子周圍去巡邏看一圈,鄰村幾個村的田地也看一圈,趁機下來勘察一圈,免得讓底下人糊弄他。
這些都是秀娘教他的,要自己實地勘察,不能讓人糊弄,起碼自己要懂。
秀娘讓二叔帶著隔壁幾個村鎮,一起種桑樹,養蠶制絲,一起發家致富。
已經逐漸開始形成規模了,這些都捏在二叔和秀娘手裡,讓村民賺到錢過上好日子,李家村則有了更多的牌面立足於本地,紮根家鄉,成為真正的望族。
不能只管自己富裕,周邊人窮的肚子糊不飽,那不成的,沒人認可你,你算不上望族。
望族是要站出來承擔責任的,你有義務配合縣令一方父母官,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維護安定團結,這才是望族的真正的底蘊。
光會培養官員,不是望族,那是投機,想當官,和望族扯不上關係。
而望族則是一呼百應,亂世可以振臂一呼,拿起兵器就打仗的家族,是百姓的臨頭人,心裡的支柱。
秀娘要做的就是帶領李家成為真正的望族,及時幫助李家,也是完成自己的心願。
誰說女人不能闖一番事業的,我不服,我偏要事實,上天給了我這個機會,我就要闖一番紅紅火火的事業出來,教養一批年輕有為,實幹踏實的人才出來。
這些人是我教出來的,我是學堂夫子,他們稱呼我為先生!
參觀了一圈後,李睿心裡就有數了,他慶幸自己回來了,回家鄉實地看看,才知道家鄉父老鄉親們做了多少實事,嬸子乾的有多好。
終於明白為什麼很多官員認可自己,接納自己,還千方百計擺脫自己,下次有機會,能不能換他家兒郎來這裡做個縣令。
這樣的盛況,簡直是白撿功勞回家。
嬸子為他們付出的太多太多了,沒有嬸子就沒有他今日的紅火和官位。
整理了心情,李睿有了更多的希望和奔頭,先一步趕回縣郡,發展佈置其他薄弱地區的致富路,爭取把這一片都連起來,讓窮苦百姓也能過上富裕日子。
秀娘只能鼓動自己周邊幾個村,再遠就鞭長莫及了,她不是官,說了人家也未必肯聽,這個關鍵時候就真的需要李睿他們回來再託一把了。
李睿陷入了繁忙之中,玉蘭擔心丈夫的身體,堅持回去幫她,大嫂也跟著回去照顧他們了。
天漸漸冷了,京城來信,許靜也懷孕了,又是一件喜事。
開春小梨就要成親了,男方那邊要去西北任職,想帶她一起走,說親時就約定了開春就成親,讓他們小兩口一起走。
秀娘在信裡鼓勵小梨堅強勇敢,並給她佈置了幾樣任務,去西北扶持丈夫的前程,另外就是替李家開拓更多資源,這些可以和族親長輩商量著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