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中午吃的是包子花捲饅頭,大嫂做的饅頭花捲喧騰漂亮,參的雜糧面,吃起來還不錯。
包子是豆腐粉條和青菜野蘑菇兩種餡料,全是素的,要守孝。
雜糧米飯,摻了點精米不太多,桌上還有素油炒的野蘑菇和青菜,一盆蛋花湯,夏天雞蛋倒是不缺,冬天雞蛋就吃不著了。
其實李家若不是守孝,生活還可以,比普通人家要好些,家裡還有地,能讓所有孩子包括女孩都去讀書,就能看出條件不算差。
一會吃完飯爺們還要去地裡幹活,孩子們要去讀書。
中午要給吃紮實點,晚飯可以吃稀的。
秀娘吃著包子,大嫂抱過淳哥坐在椅子上,給他做了一碗雞蛋羹。
“自己吃,不許賴著你娘,過二年都該去學堂讀書了。”
今兒幾個孩子都在,除了大哥家的靖哥,還有李睿,大嫂的二兒子。
這孩子性格內向沉穩,話少,但眼神清亮堅定,明顯是心裡明白。
“秀兒你多吃點,太瘦了。”
大嫂給她夾菜。
“好,大嫂,你做的包子真好吃。”
“那你多吃幾個,瘦的風都能吹跑了。”
原身周秀傷心欲絕,短短几日辦喪事的功夫整個人就瘦的形銷骨立,剩一把骨頭,養傷這些日子也沒補回來多少,衣服都像是掛在身上的,骨頭都咯人。
秀娘小口的吃著包子,看了一眼,見到侄女大口吃著包子,吃相不雅觀,整個人快趴在桌子上了。
用手敲了下桌子,“清兒,直起腰吃飯,不能把臉埋在碗裡,坐有坐相。”
“你看你,說你幾回了記不住,不許端碗,要飯的呀。”
大嫂也朝女兒瞪眼睛。
清兒撅撅嘴,委屈的應聲。
“你呀,規矩禮儀該學了,不然出門要吃虧。自家人能害你不成,整日圍著你嬸子轉,不知道學好的,你看看你嬸子什麼儀態坐姿吃相,再看看你……”
奶奶也白了清兒一眼。
清兒低著頭不敢嗆聲。
“快吃吧,就怕外人揪你毛病不放,我怕你吃虧。”
秀娘朝侄女溫柔的笑了笑,給她遞了個包子。
“我記住了。”
清兒咧嘴笑了笑,接過包子愉快的吃了起來。
吃過飯,秀娘把碗收拾洗了,洗了手把織布機端到院子裡開始織錦,打算先織個簡單的畫作,看看附近價格和品相都是什麼檔次,才好決定緙絲畫織什麼。
太高了給不了合適的價格自家吃虧,太次了賣不出價格,太引人矚目也不妥當,安全為上,先織個緙絲畫探探路再說。
孩子們去族學讀書了,清兒也去了。
家裡只剩淳哥和奶奶,大嫂和婆婆也下地了,她傷沒好去地裡還要人照顧她,還是別去填累贅了。
奶奶拿了個木盒子,裡面是沙盤,守著小重孫練字,這是小時候哥哥們的沙盤,用來啟蒙練字,省紙。
“奶奶,我記得前天你說誰家的姑娘從宮裡回來了,鬧得不愉快?”
“隔壁村王家,她父親和我們一個輩分的,早年家裡困難兒子生病沒錢,就託人把姑娘送進宮做宮女,正好是採選的時候,好賴是清白地方比那髒地方強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