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我是演技派> 第四百四十四章 走了,來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四十四章 走了,來了 (1 / 2)

賀新對重慶這座城市一點都不瞭解,印象一直停留在書本上說的“山城”、“霧都”、“火爐”、“火鍋”、“棒棒”等,當然也少不了上輩子記憶中一些新潮的印象,比如“3D”、“魔幻”等等。

因為檔期排的很緊張,賀新大部分時間都是賓館和片場兩點一線,頂多就是去附近的洪崖洞逛了逛。

直到蔣琴琴的出現。賀新幾乎每天都能接到她的電話,要是拍攝緊張,兩人就在電話裡聊聊;要是收工早,她就會很快出現在面前,坐上她的那輛白色的寶馬叉五去領略這座城市的魅力。

真的很神奇,尤其是你坐車行駛在這座城市裡,有時候你以為車在路上,其實卻在大樓裡穿梭,亦或樓頂和道路融為一體;有時候你甚至都搞不清汽車行駛在地面或者空中。

蔣琴琴還帶著他去體驗了一次這座城市標誌性的“長江索道”。嗯,這裡還是即將要開拍的《石頭》中一個很重要的取景點,必須要打卡。

蔣琴琴告訴他,她的家就在對面的南岸,從十歲開始,她幾乎每天都要乘坐索道來往於長江兩岸,她最早是學京劇的,一開始學青衣,後來改為刀馬旦,一直到十九歲那年考上了北電。最後還特文藝說,這條索道承載了她對家鄉,對自己懵懂青春的全部記憶。

賀新很驚訝,沒想到她這個柔柔弱弱的女子居然是學刀馬旦的,心裡難免又多了一份遺憾,傳說中刀馬旦能夠解鎖無數的芝士……

不過很快這座山城“空中巴士”的神奇讓他把心底的小遺憾拋在了腦後,因為長達四分鐘的執行時間裡,它會帶你穿過人山人海,它會帶你跨越長江兩岸,它會帶你穿梭於居民樓之間,甚至還能在車廂裡聽到遠處樓裡有人吵架。

十月七日,國慶黃金週假期結束。

劇組的拍攝自然沒有受到假期的影響,每天依舊加班加點,賀新在《茄子》中的戲份也即將全部結束,最後還剩下兩場戲,頂多兩三天的時間就能殺青了。

兩天前,他剛剛送走了休假結束的蔣琴琴,近半個月的相處,他倆說的話,一起吃的飯,比之前拍了五個月的《喬家大院》時還要多。

難免有些依依不捨,尤其是在臨別前的那天晚上,蔣琴琴把他送到賓館時,兩人在車裡坐了很長時間,卻悄然默聲……

郎有情來妾有意,如果不是女朋友和404兩座大山壓的他喘不過氣來,他真想“誤入歧途”一次。

最後只能在蔣大美女充滿鄙夷和幽怨的目光中,這貨灰溜溜的,頭都不敢回地爬下來車。

……

蔣琴琴走了,胖頭魚來了。

因為拍攝緊張,他都沒顧得上去接,直到收工後,才在下榻的賓館大堂見到了前來給他送行李的呂瀟。

不得不說,程好這娘們也真夠狠的。自從那天打完電話之後,賀新又主動打了幾次電話給她,話裡話外都流露出他這邊時間寬裕,沒必要特地把行李捎過來,到時他自己回家收拾就成。

女朋友在電話裡的聲音始終和風細雨,卻拒人於千里之外,擺明了就是沒有原諒他的意思。如今看到小呂子身邊的兩個大箱子,賀新很是鬱悶,早知道如此,前天晚上自己還不如……

好吧,在404大嬸的淫威下,還是那個字——“慫”。

“哥,你跟胡總說說,還是讓我跟著你吧。”一見到賀新,小呂子就象一個委屈的孩子一樣跟賀新訴苦道。

無他,工作室人手不夠,小豆丁向來是個狠人,一向秉承著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牲口用的宗旨,極度壓榨手底下的那幫人。

小呂子這段時間被折騰得欲仙欲死。如果說吃點苦對他來說還能忍受的話,那麼這一次小豆丁把他派到《石頭》劇組,讓他幹生活製片,頓時讓他不淡定了。

在劇組混了好幾年的小呂子當然知道生活製片非但無比瑣碎,還特麼的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尤其自家的那位胡總還格外摳門,難度就更高了。

最不能讓他忍受的就是小豆丁還口口聲聲說什麼這是他的強項,很明顯言下之意就是助理出身的他擅長伺候人的活。

對此賀新也很無奈,目前的新皓工作室在小豆丁的手裡似乎變的有些失控了。當初他和寧皓忽悠小豆丁的時候,說什麼股權激勵,上市之類的,真的是忽悠。他們倆一個只要有電影拍就成,一個就想賺點小錢錢,當時就想找個人幫忙打理。

沒想到小豆丁心氣很足,真的一心想把工作室打造成大公司。據說最近又看上了一部叫什麼《雙驢記》的,說是很有改編成電影的價值,準備把版權買下來。

寧皓是甩手大掌櫃,啥事都不管,現在只顧鼓搗即將要開拍的《石頭》。賀新壓根就沒聽說過什麼《雙驢記》,但既然有了娜姐的背書,賀新也只能隨著小豆丁去折騰。

不過這也提醒了他,他讓小豆丁問問現在市面上有沒有叫《風聲》和《潛伏》的,至於作者姓何明誰他一概不知,而且他現在也知道和影視劇有時候差別很大,所以只敢告訴小豆丁這兩部都是諜戰,一個是講“老貴”的故事,一個是講“餘則成”的故事。

至於原因,他很含糊地告訴小豆丁是聽說的,據說很不錯,如果價格合適就把影視劇的改編版權買下來。

至於結果如何,只能是隨緣了。

《風聲》對他來說其實一般,只是周訊那個磨繩的鏡頭實在是讓他印象太過深刻,本著有棗沒棗打三竿的想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