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庭前獻策 (1 / 2)

天武朝大興城也就是後人知道的長安城,建元二年,名匠宇文愷參照北魏孝文帝所建洛陽城和北齊鄴都南城,耗時一年兩個月修建而成。

整個城池由大宮城、皇城和外廓城組成,其中大宮城又叫大興宮,兩側為掖庭宮和東宮,是宮女和太子居住之地。

大興宮北面是皇帝和后妃們生活之處,而南面三座大殿為舉行朝會之地,三殿中間的大興殿兩邊又有門下和內史兩省,以及弘文館、史館、舍人院等機構。

而皇城就是尚書省各部以及兩臺、十一寺、十二衛等朝廷中樞衙門所在,由昭陽門街將皇城一分為二。

進入大宮城的正門叫承天門,進入皇城的大門叫朱雀門,相對而言,進入朱雀門比較容易,但須有門籍才能入內。

上午,元霸來到了朱雀門前,他今天穿一身新布袍,頭戴新平頂巾,頗顯精神。

他走到朱雀門前,一名當值的監門衛軍官上前攔住他,他上下打量元霸一眼,“可有門籍?”

元霸取出玉佩出示,“我有這個!”

楊雄前天對他說過,憑此玉佩可以隨時進宮。

監門衛軍官湊上一看,頓時肅然起敬,他連忙一擺手,“公子請進!”

........

此時在內朝兩儀殿,皇帝楊雄正在和重臣們商討對突厥用兵事宜,除皇帝楊雄,還有太子楊勇、晉王楊業、尚書左僕射高熲、尚書右僕射楊殷、民部尚書斛律孝卿、兵部尚書柳述、刑部尚書薛胄、上柱國宇文述、賀若弼、燕榮等等幾十名文武重臣。

進攻突厥的決策已經定下,下面關鍵是怎麼打?從哪裡出兵,誰來統兵?

“各位愛卿,朕先提一個方案。”

楊雄走下龍位,已有官宦在廷中豎起一隻木架,架上掛著一幅北方地圖,地圖上並沒有畫出楊雄的進軍方案,他拾起一根木杆,指向漠北說:“這次攻打突厥,主要是集中兵力對付東部突厥,擊潰都藍部,讓突利部能取而代之,穩住東部突厥局勢,然後,我們再集中兵力進攻西突厥達頭,但這一次不打,這次我們只打都藍部。”

他又將木杆下移到邊境處,緩緩道:“朕這兩天反覆考慮,我們可分三軍出塞,一軍走幽州道,一軍走馬邑道,另一軍走靈武道,這三軍分別進攻都藍突厥的東中西,令他首尾難顧,為了協調三軍作戰,朕考慮讓漢王為都元帥,總領三軍,各位愛卿以為如何?”

太子楊超點頭讚道:“父皇考慮周全,兒臣完全贊成。”

晉王楊業眼中卻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不安,五兄弟中從來都是他領兵出征,軍權由他掌握,怎能讓漢王取代他的軍事地位?他起身笑道:“父皇,可容兒臣說一句。”

楊業曾是徵南大元帥,又為揚州總管,經營南方十年,有力緩和了南方漢人對天武王朝的怨恨和懷疑,無論政治和軍事方面楊雄都對他頗為信任,便笑著點點頭,“你說吧!”

楊業看了眾人一眼,朗聲道:“父皇三路出軍的方案是極佳,但父皇有沒有想過,三支軍隊各自相隔千里,根本就難以協同,戰場之機瞬息而變,今天發現一支敵軍,須要兩軍合擊,等另外一支軍隊得到命令已是五六天後,情況早發生變化,反而會做出錯誤的決策,貽誤戰機,所以兒臣以為,設都元帥來總排程指揮,不可取。”

“臣支援晉王的意見!”

楊素起身向楊雄行一禮,“臣征戰多年,深知突厥用兵就在於機動靈活,騎兵行軍一日數百里,我們切不可拘泥於形式,被動作戰,三軍相隔千里,協同作戰確實不現實。”

楊雄陷入一種沉思之中,太子楊超卻知道楊業的真實用意,他是不想漢王楊諒取得軍隊指揮權,滅陳朝後,楊業自持功高,開始野心漸露,雖然他偽裝得很好,瞞住了父皇和母后,但他的心思瞞不過自己,楊勇不好開口,他迅速向高熲使個眼色。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