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正悲痛之間,忽然有人來報,韓遂父女已到。
馬超叫請進來。
在三國演義中,韓遂與馬騰是結義兄弟,感情深厚。見到馬騰棺槨,韓遂也是悲從中來,眼淚沾溼了衣襟。
馬超便告知韓遂他的決定。
韓遂遲疑道:“小女韓綺從鄴都回來之後,說袁熙為人坦蕩,不像是這種陰狠刻毒之徒。賢侄是不是搞錯了?”
一旁的韓綺——實際上是卡蜜兒,小雞啄米一樣地點頭。
馬超跪地說道:“叔父如果畏懼袁熙權勢,想要歸順袁熙,便請斬了小侄之頭,獻給鄴都作為進身之階!”
韓遂慌忙扶起馬超道:“我與你父親乃是兄弟。你就和我的兒子一樣,我怎能做出這種事來?”
馬超順勢起身,道:“叔父若是信我,便請與我一道殺入鄴都。”
其實,也怪不得馬超對簡雍的說辭深信不疑。
一方面,白曉文確實有謀害馬騰的“利益動機”。
對白曉文來說,他要統一天下,勢必要攻打南方,而西涼的確是邊患。即便是西涼軍送上一名庶子馬休做“質子”,也只是表面上的臣服而已,並不代表實際投降,還是有翻臉可能的。
此時馬超的聲名還不顯著,西涼軍在中原的威望,大部分都在馬騰身上,所以謀害馬騰,趁機奪取西涼,是很正常的思路。
另一方面,就是簡雍的“預知”得到了驗證。
就跟算命騙術一樣,被算命先生說準了一兩件事,一般人就會認為這先生有水平,對他後面說的話就信了七八分。
更何況簡雍判斷馬騰出事,還不是故弄玄虛的算命,而是擺事實、講道理的合理預測,可信度就更高了。
馬超本來就不是什麼足智多謀之人,簡雍又極其擅長遊說,所以有這樣的結果並不奇怪。
韓遂還在猶豫。
馬超皺眉說道:“想那袁熙,年紀不過與我彷彿,就能千里奔襲破許都,臨危不亂滅曹操;挾持天子,掌天下權柄。
“袁氏剛剛滅曹,元氣大損。我西涼軍精銳無比,現在又奪了長安,乃是天授良機!小侄的本事,叔父也是知道的。生為大丈夫,當取袁熙而代之!”
韓遂看到馬超態度堅決,便只能點頭答應。
馬超隨後命馬休扶柩,返回西涼安葬。他與韓遂集結兵馬,開赴潼關!
……
潼關,西涼三軍盡是白袍白甲,旗幟林立,有一種肅殺的氣息。
城頭之上,站著的是曹仁,旁邊站著一群將領,其中還有喬蕊、李淑儀。
其實喬蕊兩人的任務,就是排查潼關之內有沒有潛伏的覺醒者。
當然在曹仁眼裡,就有點“天子監軍”的味道在裡面了,所以對於喬蕊兩人,也說不上有什麼好臉色。
西涼軍在城下罵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