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白曉文就率領大軍,來到江夏城。
魏延在城頭遠遠看到白曉文的鑾車、華蓋,急忙命人開門,出城迎接。
“稟報大王,末將不辱使命,已經攻下江夏城!荊州剩餘四郡,也都歸入大王治下。”魏延的話音之中,有一絲掩藏起來的自得。以先鋒軍奪取江夏郡,確實是一樁功勞。
不過魏延沒有想到的是,如果不是白曉文後面有三十萬大軍(詐稱)接應,呂蒙、魯肅又怎麼會這麼快就棄城而逃。
白曉文瞥了魏延一眼:“文長奪城有功。孤聽說把守江夏的主將名叫魯肅,也是個智謀之士。你既然破城,想必已經抓到了。”
魏延急忙搖頭:“大王,魯肅逃了。”
“那魯肅手下還有一員武將名叫呂蒙,也算是可造之材,難道也沒有捉到?”
魏延感覺到了一絲不妙,只能說道:“大王,江東賊軍滑不留手,見勢不妙,就棄城逃走了。”
白曉文笑道:“那麼駐守江夏城的三千賊軍呢?”
“……都跑了。”魏延低頭說道。
白曉文說道:“孤用你為先鋒,統率一萬精兵攻打江夏,目的豈止是一座江夏城?除了佔領城池之外,也要擒殺敵將,殲滅、俘虜敵軍的兵力,才算全功。”
魏延嘴上答應,心裡卻是老大不服。
白曉文微微一笑:“孤知你不服。來人吶,把俘虜押上來。”
魏延急急抬頭看時,卻見到兩員女將聯袂而至,身後跟著一隊兵丁,押解著一行七八人。
被押送的俘虜,魏延是認得的,恰是跟他打過不止一仗的魯肅、呂蒙。後面的幾個俘虜,都是普通部將、校尉頭目之類。
那兩名負責押送的女將,便上前交令。
白曉文說道:
“為將者,不能揣摩敵人心理,料敵機先,就難免勞師無功。
“孤大軍壓境,而江夏四郡孤懸江北,後無援兵,賊軍必然難以久守,或降或逃。孤命李淑、白三娘二將,各帶一千兵馬,在敵方必經之路埋伏截殺,輕鬆擒獲了賊酋。”
魏延又驚又佩,再次單膝下拜道:“大王神機妙算,末將遠遠不及。”
其實白曉文是利用了魏延。這次出兵江夏,他一明一暗,派出了兩路兵馬。其中明面上是魏延的一萬精兵攻城,暗地裡卻是李淑儀和塞西莉亞的埋伏奇兵。
這就和圍獵差不多,軍隊甲士從三面驅趕野獸,王公貴族們在另一面,張弓搭箭、佈置落網等待。
計策本身,並不是特別出奇,但是能夠掌握江夏城南路的地形,判斷敵軍的逃走路線,找對伏擊地點,就頗費思量了。
白曉文揮手命魏延起身,然後看向了魯肅,詢問是否願降。
不出所料,魯肅、呂蒙,都咬牙不降。
這也很正常。魯肅出身臨淮,呂蒙出身汝南,都不是江東士族,而是孫策在淮南起兵、會師周瑜的時期,所追隨的舊部,忠誠度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