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
大概有數百名學生參加了第3輪挑戰賽,爭奪能夠晉級下輪比賽的最後名額,等到結束時第一輪比賽就落幕了。
7月10日早上,官方考試系統就公佈了本屆初三精靈使排位賽的前3千名學生名單。
位列其中的不少學生都鬆了一口氣,這樣的排位至少算合格了,只要文化成績達標,他們考上精靈對戰科的機會還是挺大的。
至於落榜的學生,除了那些渾水摸魚和興趣使然的學生,那些真正懷揣著精靈使夢想的學生就比較慘了,三年來的付出幾乎都白費了,以後除非有特別的機遇,不然想要往精靈使方面發展就很困難了。
面對人生的第一次嚴峻打擊,不少學生都種夢想破碎的崩潰感,可惜社會本來就是殘酷的,早早斷了這個念想,也還來得及往其他方面發展。
7月11日。
淘汰了2千多名學生後,剩餘的3千名學生繼續進行第二輪比賽,賽程同樣是十天時間,而這次將會決出前1500名排位。
相比起上一輪比賽,第二輪賽事的戰況明顯變得更激烈了。
哪怕近5百名種子選手有互相迴避的保護規則,依然有弱校的種子選手被強校的學生淘汰掉了。
但對於李嫻和張紫等真正的尖子生來說,第二輪比賽的難度依然不大,呂遊跟過去看了一場比賽就沒有興趣了。
畢竟迴避了種子選手後,其他學生根本不是他們對手。
還有一個原因則是他最近的心情有些煩躁。
因為經過將近一年時間的成長,呂遊終於遇上了他精靈生涯的第一個極限和瓶頸,他自身的能級水平剛突破5千就卡住了。
整整一個多星期,能級上限都沒有絲毫成長。
按照小雨的猜測,他應該是達到了幼年期的能量極限。
除非能夠進行極限突破,不然就只能再過兩個月,等他進入成長期迎來第一次成長蛻變後才能繼續提升了。
一般來說,精靈的第一次極限突破會在晉升實戰級前,只有成功突破才能順利晉升實戰級,而突破的方法有好幾種。
第一種是進化,透過進化形態的強大能量增幅,可以輕鬆突破極限。
不過進化對於精靈來說太過重要了,各種條件也相對苛刻,幼年期精靈完全達不到標準,首先就可以排除了。
第二種是利用成長蛻變。
精靈之所以會劃分為幼年期、成長期和成熟期,除了年齡和實力因素外,其實還與他們的成長蛻變階段有關。
每一隻精靈從幼年期進入成長期和成長期進入成熟期的時候,都會迎來一次生命的全面成長和蛻變,不僅精靈的形象外貌會發生大幅改變,體魄、潛力等方面也會有大幅的提升。
有的精靈在成長期沒有掌握進化形態,就可能一直無法突破極限,等到進入成熟期才有機會藉助成長蛻變完成突破。
不過這樣一來,在實力進度上就會遠遠落後那些強者。
更多有能力的精靈使,會選擇第三種方法,也就是氪金強行突破,藉助充足的稀有資源,一鼓作氣讓精靈突破自身的桎梏,完成生命本質和潛能的昇華,藉此來擴充套件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