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後。
朝廷中,丞相、樞密使和參知政事都不在,高巍和宋綦老將軍又以年老為由,上書辭官。此時政府、樞府無人主事,頓時陷入一片混亂之中。皇帝當機立斷,授宋羿為樞密使,掌管樞密院。而丞相的位置,卻非邵安不可了。
皇帝幾次三番想請邵安出山,然而邵安以身體抱恙為藉口,再三推辭。
※※※※※
皇太孫再次見到邵安時,是在一個閒適的午後。三月不見,蘇祥祚看邵安又消瘦了許多,此時正倚床而坐,毫不驚訝的對他笑道:“殿下,你來了。”
“我來了。”蘇祥祚訥訥道。他聽皇爺爺說起過李洪義和邵安的故事,知道李將軍的死對眼前之人有著多大的打擊。可當他面對如此風輕雲淡的邵安時,他不知道自己還能說些什麼。
或許邵安是不需要安慰的吧,蘇祥祚猜想著。正當他出神時,邵安則開口問道:“殿下初到宮裡,一切還習慣嗎?”
“還好,吃穿用度,宮人們照顧的很細心,爺爺還把我娘接進宮中了。爺爺很喜歡我,奶奶的病也大好了。”蘇祥祚想起初見皇后娘娘時,她一把抱住自己痛哭流泣,嘴裡卻唸叨著父親的名字。
皇后久病的事,朝野上下都知道。只是沒想到,蘇祥祚的到來,卻讓皇后病情漸漸好轉,大有起色了。
至於皇帝,初見這個長孫,簡直喜歡的不得了。就連在家養病的邵安也聽說了,新儲君極得聖上喜愛,請了好多大儒,悉心教導。奪嫡之爭,在本朝估計是不會出現了。
“近日來讀《論語》,心中有疑惑,故而特來向您請教。”沉默良久,蘇祥祚終於鼓足勇氣開口了。
邵安微微吃驚,問道:“何處有疑惑?”
蘇祥祚道:“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請教先生,此句何解?”
原來皇帝勸不動邵安,便派自己的孫子來勸他了。邵安不屑一笑,正兒八經的逐字解釋道:“《說文》有云:學,覺悟也。《小爾雅》雲:優,多也。《段注》有云:仕,事也。殿下可懂了?”
“懂了,謝先生賜教。”蘇祥祚聰慧,只需稍一點撥,不出片刻便理解了。然而他此行不是真的來問問題的,他最終的目的還沒有達到,於是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皇爺爺為我請了許多宿儒授業,可我覺得他們學問雖好,但觀點陳舊,不切實際。”蘇祥祚停頓片刻,終於開口,“先生,我想請您擔任太子太傅,教我功課。”
“那些宿儒都是德高而年老的學者,有他們教導殿下再好不過,在下學識淺陋,又怎能比得過名師大儒?”邵安婉轉的拒絕了。
蘇祥祚卻道:“先生的學問不比宿儒大師的差,父親在黔州時,曾讓我讀過先生的策論,讀後實在是受益匪淺。”
“什麼?”邵安這回真的是大吃一驚了,蘇晟暉居然還會記得他以前寫的策論?
“先生以前寫過的文章,父親皆默寫下來,保留收藏。”蘇祥祚解釋道,“父親十分贊同先生的理論,時常教導孩兒向先生學習。”
邵安聞後,有些啞然了。蘇晟暉以前經常愛和邵安對著幹,表面上對邵安的策論不屑一顧,沒想到心底卻是認同的。邵安長嘆一聲,不知道皇上知道此事後,又會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