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報!賣報!”
“大明電信商行正式開通了電話業務,即便是相隔千里,萬里也都能夠實時通話,聽到家鄉親人的聲音。”
“賣報,賣報!”
“電報的發明者鄺雄被授予伯爵,世襲罔替!”
伴隨著新一天的開始,京城的大街小巷,報童在不斷的吆喝,很快就從一個個大街小巷掉落裡面湧現出大量的人將報童手中的報紙搶購一空。
“有誰知道這個電話是什麼東西嗎?”
“對啊,和這個電報有什麼區別?”
茶樓裡面,和早茶的京城老少爺們看著報紙,對於這個電話是充滿了好奇。
“這個電話啊,其實就是最近非常火的一個東西了,它和電報差不多,都可以在很遙遠的距離就實現通訊的工具。”
“但是和電報又有不同的地方就是它可以直接和當面對話差不多,聽到聲音,而不是電報還需要經過翻譯才能夠讀懂。”
“聽說現在皇宮和朝中的主要部門,朝堂的內閣閣老和六部尚書的家中都安裝了這個電話,現在京城只要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大戶人家啊都在申請安裝這個電話呢。”
“有了這個電話啊就非常的方便了,比如你想要問問張三出不出來喝酒,你就可以直接打電話到張三的家中,問問張三的情況。”
“再比如,如果你在天津這邊有買賣,你也完全可以打電話到天津這邊去問問天津這邊的情況,根本就不需要人辛辛苦苦去跑一趟。”
“這不是跟電報差不多嘛?”
“是差不多,但不同的是可以直接聽到對方的聲音,就跟留聲機差不多的原理。”
“可以直接聽到對方的聲音啊,這還是很不錯啊!”
“可不是嘛,天子對這個發明也是讚譽有加,所以直接賞了發明者鄺雄一個伯爵的鐵飯碗呢。”
“裝這個電話要多少錢?”
“我覺得還是挺方便的,這家裡面裝一臺電話的話,這還是很有用的。”
“拉倒吧,你知道這個電話現在多貴嗎?”
“我們小區四合院哪裡有個有錢的老李就著去裝一部電話,結果你知道嗎?直接被嚇回來了。”
“聽說單單是安裝費,線路費就要100多兩銀子,另外還要購買電話又需要十多兩銀子,另外這個電話不管用不用,每月還需要繳納好幾兩銀子的費用。”
“這雜七雜八的算下來,200多兩銀子就沒了,關鍵是以後每月還要繳好幾兩銀子的費用,這可是固定開支,安裝了電話就要的,不管使用不使用都要繳納。
這對於普通的家庭來說,這個開支太大了,根本就不捨得花錢去安裝電話。
當然,這電話剛出來的時候,本身就不是給普通人服務的,而是為有錢人服務的,而京城這地方最不缺的就是有錢人了。
大明電信商行這裡,伴隨著大明天子以及朝中各部門,朝中諸公都用上了電話,朝中的大老們也是感受到了電話的便捷,這自然而然也是要給自己的家裡面裝上一部了。…
還有大明京津地區現在商業貿易極其的繁榮,這各種各樣的貿易往來需求也是非常的火爆,對於電話同樣也是有著巨大的需求。
一時之間,整個大明電信商行這裡就排起了長龍,全部都是前來辦理安裝電話業務的。
儘管現在安裝使用電話非常的貴,但是依然加不住京城的有錢人多啊。
不就是要銀子嘛。
京城的爺們最不差錢,要的就是面子,要的就是時尚。
這天子和朝中主要大臣都在用電話,自己家裡面如果不裝一部電話的話,這多沒面子啊,這顯得自己沒實力不說,出門和朋友在一起聊天的時候都要丟人現眼。
別說只是200多兩銀子的問題了,即便是要2000兩銀子,這京城依然還是有大把,大把的人能夠裝的起。
“我家老爺是翰林院李翰林,能不能優先給我家老爺安裝?”
“全部都是先來後到,誰先交錢登記了,我們就先安排給誰安裝,這前面排隊等著的可不僅僅只是你們家老爺,這連六部侍郎家都還在排隊等呢。”
聽到對方的話,電信商行的工作人員也是見怪不怪的說道。
要說官大官小的,這京城扔個板磚下去也要砸出一個三品官員下來,小小一個翰林算個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