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尚書房內,弘治皇帝看著書桌上成堆的奏疏都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自從劉晉王守仁走了之後,這需用自己批閱的奏疏是越來越多了,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大明朝廷出了很多的事情,需用天子來處理呢。
結果呢,這裡面的奏疏大多數都是熘須拍馬、請安問好、互相攻訐、彈劾的奏疏,還有一些都是狗屁倒灶、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把奏疏送到了自己的書桌上面。
“這屁大點事情竟然也把奏疏送到朕這裡來?”
弘治皇帝將一份奏疏狠狠的丟到地上,嚇的周圍的小太監們一個個噤若寒蟬,大氣都不敢出。
弘治皇帝一向脾氣很好,已經很多年沒有這樣發火了,這突然間發火,也是嚇的大家一跳。
“又是彈劾王守仁的奏疏,以權謀私、貪汙受賄、結黨營私?”
弘治皇帝翻看下一本奏疏,快速看了一遍,頓時就更火大了。
王守仁是什麼人,弘治皇帝自然是最清楚了。
才華橫溢,為人正直,絕對是當世之比干,豈能幹出以權謀私,貪汙受賄,結黨營私的事情出來?
自己每年撥款幾百萬兩銀子打造的廠衛力量難道是瞎子不成?
自己會不知道王守仁的情況?
“又是彈劾劉晉的奏疏,以權謀私,結黨營私,不守孝道,守孝期間沒有天天跪在草廬旁邊,經常出海打魚?”
弘治皇帝看完頓時又氣的將奏疏狠狠的扔到地上。
這些大臣是真的越來越過分了,劉晉和王守仁兩人不再朝中,這是天天被人彈劾,什麼帽子都往兩人的頭上扣過去了。
這丁憂守孝雖然說是有著諸多的規矩,什麼必須要在墓旁邊建草廬日日跪拜,什麼不能吃葷,不能和妻妾同房等等。
真正這樣做的有幾個?
劉晉在家看看書、出海打打魚就被人天天彈劾攻訐,真心是雞蛋裡面挑骨頭,不為別的,只為了噁心自己這個皇帝。
自己好歹也是天子,日理萬機,整個大明的事情很多,現在倒好偏偏盡是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來耽誤自己的時間,讓自己惱火。
現在給弘治皇帝的感覺就是一下子回到了以前的情況了。
每天都有批不完的奏疏,而這些奏疏裡面基本上又都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又或者是各種各樣請安,互相彈劾攻訐的奏疏。
真正的國家大事反而是被放到了一邊,變成了不重要的小事了。
“又是彈劾劉晉的奏疏~”
“還是彈劾劉晉的奏疏~”
“還有寫的這個奏疏,真的是又臭又長,賣弄那點可憐的才學,浪費時間。”
弘治皇帝將一本又一本奏疏不斷的扔到地上,轉眼間就扔了一地,整個人都氣的半死。
麻蛋,關於國家大事的奏疏呢?
一封都沒有,全是這些彈劾劉晉、王守仁、韓文、鍾藩、李昆他們這些人的奏疏,彈劾就彈劾吧,你好歹有點事實根據吧,結果全部都是胡亂找藉口、戴帽子、張嘴就來的。
真的是把弘治皇帝給氣壞了。
真要是信了這些奏疏上面所說的內容,那麼就要是要否定大明這二十多年來的發展了,要否定弘治皇帝怎麼多年來所堅信的一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