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尚書房內,弘治皇帝和往常一樣將大臣們召集過來開小會。
“把那幾個只會張嘴閉嘴祖制、江山社稷、本末倒置的人統統送到凜冬城好好的冷靜,冷靜,什麼時候思索清楚了再調回來。”
弘治皇帝顯得很生氣,本來嘛心情還是很不錯的,結果讓這些酸臭腐儒給整的血壓都高了。
“是!”
王守仁、韓文、楊一清等人也是連忙齊聲的回道。
大家也討厭這些酸臭腐儒,要說權力的爭鬥嘛,這肯定是有的,無時無刻都有,都在爭權奪利。
但讓這些酸臭腐儒這樣搞下去的話,這大明是真的要回到從前了,真要是到了那個時候,估計著必然會出大問題。
還祖制,祖個屁制。
大家可不想再和以前一樣拿著連養家湖口都難的俸祿,也不想動不動就被剝皮實草什麼的,還真以為祖制是什麼好東西不成。
無非就是想要回到以前他們這些酸臭腐儒們說了算,回到以前他們掌權得勢的時候,至於別的真的很重要嗎?
對於他們來說一點都不重要。
這天子能不能過的舒服關他們什麼事情,他們掌權得勢了舒舒服服就可以了。
這大明的老百姓能不能吃飽飯,穿的暖衣服,有沒有房子住,這關他們什麼事情,他們自己吃得好住的舒服就夠了。
至於說會不會有外敵入侵,賊寇侵擾之類的,貌似也影響不到他們這些廟堂之高的大臣。
“陛下,從成都修往雲南昆明的鐵路方桉已經制定出來了,總共預計需用耗資12億兩白銀!”
很快,工部尚書楊廷和這邊也是提交了一份奏疏,是最新的修建通往雲南的鐵路方桉。
火車已經修到了成都,自然是還要繼續修下去的,雲南貴州重慶都要修過去。
不過這三個地方修建鐵路的成本絲毫不會比長成鐵路低,西南地區,地勢起伏極大,山川險峻,鐵路的修建都是需用用銀子鋪過去的。
也就是現在大明國力鼎盛,財力雄厚,再加上工程建築的技術越來越成熟和先進,這才敢動了修鐵路到這些地方的念頭,否則的話還不如直接將這些地方人都給遷移出來的更加划算。
“12億兩白銀?”
“預計需用耗時十年左右,每年的投資在1億兩白銀。”
弘治皇帝接過奏疏,快速的看了起來。
鐵路肯定是要修的,西南地區要發展肯定是少不了鐵路,更何況,修往了雲南,將來還可以修往緬甸,打通西南地區的出海口來。
“這如果修往貴州呢?”
弘治皇帝想了想又問道。
“預算不會比這個低,雲貴川地區的地理地貌都差不多,修築成本非常高。”
楊廷和連忙回道。
他接替楊一清的位置成為工部尚書,也是做了很多的工作,甚至於專門去詳細的瞭解清楚鐵路修築的相關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