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皇宮的大門口這裡,眾多的大臣們紛紛乘坐四輪馬車前來這裡,準備等待著上早朝。
這是過年前的最後一次早朝了。
上完這個早朝就正式放年假了,按照以往的慣例,如果沒有什麼事情的話,大家要到過完年正月初八之後才會再次來上早朝,開始新一年的工作。
得益於大明現在蒸蒸日上、國富民強, 海清河宴,大臣們也是輕鬆,上早朝也不需要像以前那般半夜起來,都能夠睡的飽飽的,還能夠在家裡面吃完早餐再去上早朝。
劉健、李東陽、張懋也是難得的全部到齊了,在以往的時候,張懋都已經很少上早朝了,身體不好,在家養著。
李東陽經常請假去看病, 劉健也是年紀大了,也時常請假,但這過年前最後一個早朝,那是必須要到的,過完年之後的第一個早朝也同樣必須要到。
“還是現在的制度好啊,不然這上早朝可是真的遭罪啊。”
張懋穿著貂皮大衣,雙手縮在袖口裡面,和身邊的劉健、李東陽聊著天,
“是啊,以前半夜三更都要起來,大冬天的時候,天寒地凍的,真心是難受啊。”
劉健也是感嘆的點點頭。
這當了一輩子的官了,也就是現在的日子更好過多了。
不僅僅有了定期的朽木, 這早朝也是推遲到了合理的時間, 更重要的是現在官員的俸祿確實是已經相當可以了。
他這個內閣首輔,一品官員, 有著諸多的頭銜, 一年領到手的銀子足足有幾千兩銀子,都可以在京城這裡買到幾套房子了。
當然了,到了這個地步了,幾千兩銀子真心不算什麼,真正賺錢的還是自己家族麾下的產業了,工廠、作坊、商行、種植園、牧場、投資的股票等等,這些才真正的賺錢。
這也是已經成為了大明的一個普遍現象了,大家都熱衷於辦工廠、作坊、商行之類的,也都在海外有大量的種植園、牧場、農莊,也都在天津證券交易所這裡有不少的股票。
畢竟弘治皇帝和太子都帶頭這樣做了,大家自然也是可以跟著去學,這朝中上至內閣大臣六部尚書侍郎,下至普通的官員,幾乎所有人都差不多,享受著資本時代、殖民時代的紅利,一個個小日子比起以前來舒服多了。
以前的時候,總想著有錢、有權了就去老家多佔一些土地, 然後再將這些土地租賃給農民, 坐著就可以收一半以上的糧食。
頂了天的和一些商人勾結在一起, 搞搞食鹽、茶葉、布匹、糧食之類的買賣, 靠著囤積居奇、哄抬市價之類的手段來賺一些見不得人的銀子。
銀子沒見到多少,朝廷被搞的窮的要死,大明也是被弄的內憂外患,老百姓更是窮苦不堪,稍微有點災禍就烽煙四起,流民無數。
那個時候當官的也窮,貪官還好一些,再窮也不可能說窮到貪官的頭上來,你要是做一個清官,那是真的可能要餓死,俸祿太低了,還一大半發寶鈔給你。
縱然貪官,也無法和現在相比,現在隨隨便便動輒都是萬兩、十萬兩、百萬兩銀子的合法收入,那個貪官能夠貪到怎麼多銀子?
大家即便是將國庫都給蛀空了,也得不到多少的銀子。
查一下的時候,還有可能會掉腦袋。
再看看現在,朝廷有錢,當官的也有錢,老百姓也有錢。
至於家鄉的田地,現在免費給人種,人家都還不一樣願意給你種了,因為海外、關外有大片、大片的土地等著你去種,開墾出來了就是你的土地,誰還來給你種地?
但即便是沒人種地,大明的糧食還是吃不完,糧價依然非常的低,根本不用擔心糧食的問題。
如果還要想和以前一樣,有錢了就去囤地的話,恐怕是很快會變成窮光蛋。
除了大城市的土地值錢之外,大明的土地已經極其的便宜,糧食的價格更低。
傳統耕讀傳家的模式已經徹底的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