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見港,春天的海風之中還夾雜著絲絲的寒氣,讓整個海面都瀰漫著一股來自北極的寒意,港口之中的眾多碼頭工人們也是躲在了房屋內,烤著火爐談論著一些事情。
“馬上又要到徵兵的時候了,聽說今年我們石見縣有100個名額呢。”
“真的假的?”
“當然是真的,我可是從縣太爺這邊獲知的,我們石見縣雖然遠離大明本土,但一直以來都備受重視。”
“那可一定要家裡面的孩子好好的準備一番,能夠參軍效忠大明天子的話,那可是一件無上榮光的事情。”
“是啊,看看我們石見縣這些年來的變化,大家的日子越來越好了,這一切都是因為大明天子的緣故,沒有大明天子的話,我們現在可能都還吃不飽穿不暖呢。”
“那是當然,現在偷渡到我們石見縣來的人是越來越多了,昨天還看到衙門的捕快抓到了一夥偷渡的人呢。”
“想要偷渡過來至少也是要學會說大明官話吧,不然很容易就露餡的。”
“就是,其實也根本不用偷渡,我們大明也都願意接納倭人,倭人只要願意移民去我們大明的海外、澳洲、黃金洲等地也是可以享受和我們大明人一樣的待遇。”
“我覺得這有點不公平,對我們大明人來說是不公平的,憑什麼他們也能享受和我們一樣的待遇。”
“因為倭國是我們大明的藩屬國,享受藩屬國協議裡面的內容,現在倭國、朝鮮和大明人幾乎是沒有什麼區別,都可以隨意的互相定居呢。”
“我們大明人才不會想著去朝鮮和倭國定居呢,看看我們石見縣,到處都有水泥馬路,而倭國呢,到現在都還沒有修幾條像樣的路。”
“就是啊,還是我們大明人好。”
一群倭人靠著火爐,嘰嘰哇哇的談論著大明帝國的好,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是真正的大明人,但看看他們的身高以及乾的活就知道,他們只是這石見縣的倭人。
只不過這石見縣多年前就已經割讓給了大明帝國,成為了大明帝國北直隸的一個縣,時間一久,慢慢的這裡的倭人也都以大明人自居,反而看不起周圍其它地方的倭人了。
“來船了,來船了。”
這時,有人急匆匆的走了過來說道,頓時烤火的倭人一個個趕緊急匆匆的走了出去來到碼頭上面,看向大海,只見海面上面三艘大輪船正緩緩的駛來。
“三艘大輪船,這下可有的忙了。”
有人一看,連忙擦擦手說道。
他們是碼頭的裝卸工人,靠裝卸貨物為生,有船的時候就賺的多一些,沒船的時候就賺的少一些,自然而然是喜歡船隻多一些可以多賺一點。
尤其是在這個冬季的時候,經過石見港的船隻很少,冬天走北線並不安全,也只有少數從大明、朝鮮過來的商船會停泊到石見這裡,讓大家可以賺一些辛苦錢。
三艘大輪船上面,弘治皇帝和劉晉正悠閒的喝著熱茶,天氣是真的冷。
這維度一高就冷的有些受不了了,前面在低緯度地區航行的時候,還熱的半死,這一到維度較高的地方又冷的要死,真心是要命。
“陛下,接下來我們在石見縣這裡停留幾天,休息之後,我們直接橫跨這個鯨海(日本海,古代我們稱之為鯨海)抵達遼東省的海參崴港口,再接著從海參崴這裡乘坐火車還回京城。”
劉晉拿著一張地圖向弘治皇帝講述接下來的行程,出去一趟都已經差不多一年的時間了,自己是真的想家了,尤其是想家裡面的兩個嬌滴滴的美嬌妻。
但是弘治皇帝顯然一副還沒有玩夠的意思,竟然還要來石見這裡看銀山,看看這個石見銀礦到底是怎麼樣的。
所以劉晉也是不得不跟著過來,接著也是調整了下返回的路線,直接從遼東這邊返回大明去算了。
遼東算是現在大明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農業、林業、造船廠、鋼鐵業、石油開採、冶煉都發展的極其興盛。
當然,這是跟遼東所擁有的豐富自然資源是密不可分的。
現在大明的遼東包括了後世的東三省,同時又包括了外興安嶺等一大片廣袤的區域,擁有著龐大的林區和林業資源,發展造船業是非常合適的。
這其中有三大造船中心,一個是大連、一個是遼河口,還有一個就是這個海參崴了。
海參崴雖然緯度高,但卻是一個不凍港,依託著背後龐大的林區,造船業發展的極其迅猛,有大量的造船廠、木材加工廠之類的落戶這裡。
也是讓原本一個沒有什麼人煙的荒蕪之地,迅速的發展起來,成為了如今大明在遠東地區最為重要的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