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裡啪啦~”
“蹦~蹦~”
京城一處小區這裡,伴隨著新年的到來,鞭炮聲、煙花聲震耳欲聾,此起彼伏,響徹雲霄,將黑夜都要給照亮。
今年的鞭炮和煙花比起去年來更加的喧囂、熱鬧了,看得出來,今年大家的日子都過的相當的不錯。
文章一家人也是其樂融融的準備吃年夜晚。
文章的妻子杜氏和小妾文蓮已經將年夜晚的一切都給準備好了,早已經餓的不行的孩子們更是已經圍著桌子饞的直流口水。
年夜晚自然是一年當中最豐盛的一頓晚餐了,文章家條件是相當的不錯,自然也是準備的相當豐盛。
一大桌子菜足足有二十多道,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里遊的,大明自身產的,來自海外、關外的,統統都有,桌上還擺上了遼東出產的大明國窖酒。
再看看眼前的房子,裝飾的也是相當的不錯,玻璃燈具點的還是鯨油燈,而不是便宜的煤油,明亮的鯨油燈將整個房子都照的通亮。
“媽!”
“吃飯了!”
文章來到母親孫二孃的身邊,文章自幼喪父,全靠自己的母親孫二孃一手將他給拉扯長大。
“來,給劉公磕個頭!”
孫二孃點點頭,隨即帶著文章來到一個長生牌的面前說道。
長生牌上面赫然寫著‘劉公晉之長生牌位’!
這竟然是給劉晉立的長生牌位。
“嗯!”
文章點點頭,隨即也是鄭重其事的跪在長生牌位面前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響頭。
“老天爺保佑劉公長命百歲、無病無災、福壽安康!”
孫二孃也是點上三炷香,輕輕的向自己心中的老天爺祈禱著,替自己家的恩公劉晉祈禱。
文章磕完頭,孫二孃燒完香,一家人坐到了八仙桌前。
孫二孃沒有動筷子,眾人也是不敢動筷子,都齊刷刷的看向孫二孃,等著和往年一樣將起那個近20年前的事情。
“當年北方三省發生雪災,天寒地凍的,你們爺爺病死,家裡面連一點糧食都沒有了,我帶著文章就出來乞討,一路走來,都差點凍死、餓死在京城的城牆腳下。”
“幸好遇到了劉晉劉公,也就是當今朝廷的內閣首輔劉公,他可伶我們母子,不僅僅給了我們吃食,還給我一份工作,也給文章取了現在這個名字。”
“他是我們文家的大恩人,如果沒有劉公的話,我們母子就凍死、餓死在了荒野郊外,更不可能有我們家現在的一切。”
“我們家要時刻將這一份恩情牢記於心,將來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報答恩公的大恩大德!”
孫二孃講著孩子們每年年夜晚都會聽到的故事。
對於文章來說,他從懂事起每年都今天都會聽到母親講這個事情,母親每天都要給劉晉的長生牌位燒香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