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
“陛下,臣最近深感身體不適,再加上年紀已大,思鄉心切,還請陛下恩准臣回鄉養老!”
等到朝中江南籍的官員為了削減南直隸科考名額一事鬧的差不多了,謝遷也是站出來遞上了自己的請辭奏疏,希望弘治皇帝能夠恩准自己回家養老。
“謝公,萬萬不可啊~”
“是啊,謝公,你身體健朗,僅有六十,豈能現在就回鄉養老。”
“謝公,您可是朝廷的中流砥柱,陛下的肱骨之臣。”
聽到謝遷要回鄉養老,頓時朝野上下有很多大臣都紛紛站立出來,特別是守舊派的官員和江南官員,一個個都紛紛站出來。
謝遷可以算是他們這些官員在朝中的代表了,也算是守舊派和江南官員最後的大靠山和支柱了。
這謝遷要是歸鄉養老的話,那他們就更加沒有什麼話語權了,到時候就全是以李東陽、張懋、劉晉、佀鍾這些為代表的改革派官員了,天知道到時候這大明會讓他們給玩成什麼樣。
弘治皇帝接過謝遷的請辭奏疏,快速的掃了一眼。
奏疏說自己什麼身體欠佳,又思鄉心切,無法再為天子效力,希望能夠回家頤養天年,最後還感謝天子多年來的信任和重用,感謝天子對自己的恩情之類的一大堆。
這都是辭官的老套路了。
有些是身體的真的不行了,必須要辭官了,但大部分都是已經年事已高,身體欠佳為藉口來辭官的。
“謝愛卿,如果身體不舒服的話,朕會讓大明醫學院和大明皇家醫學院的教授來給你看看,另外最近朝鮮國王進貢了一批高麗人參,回頭朕讓人送一些過來。”
“這辭官一事就免了。”
弘治皇帝看了看謝遷,他雖然不是自己的老師,但從自己登基一來,也是從自己的侍講大學時做起的,一直陪伴左右。
弘治皇帝也是一個很念舊情的人,同時也是一個寬厚仁慈之人。
儘管對謝遷不滿,但對方真的要辭官的時候,弘治皇帝還是有些捨不得,多年的君臣之情,也不是說割捨就能夠割捨的。
所以弘治皇帝也是挽留起來。
當然了,這也是常規操作了。
就好比是古代開國皇帝登基的時候一般,都要下面的臣子一請、二請再三請,皇帝雖然心裡面巴不得早點登基上去,但是也要一拒絕表示自己能力有限,二拒絕表示自己恐難當大任,三就半推半就的勉為其難當了皇帝。
這古代臣子要辭官回鄉養老,當皇帝的除非是對這個臣子極其的不滿和厭惡,否則類似的程式也還是要走一遍的。
第一次請辭肯定是不會同意的,對方說身體不好,還要派御醫去看,順帶著賞賜一些滋補的藥材給臣子。
第二次請辭也肯定是不會同意,還要賞賜一些金銀、錦緞之類的東西以表示天子薄待了大臣,希望對方可以繼續留下來給自己效力。
第三次請辭的話,那就要看具體情況了,如果是身體真的不行了,又或者是皇帝確實是不想再留對方了,又或者是對方確實是想要歸鄉養老了。
那麼天子就會給對方很多賞賜,然後再加一些頭銜,如果有兒子在朝中做官的話,還會給你的兒子稍微提拔一下,讓你可以風風光光的回家養老。
弘治皇帝是一個寬厚仁慈的人,又是一個念舊情的人。
謝遷這第一次申請辭官,自然是要挽留的。
不管如何,對方的面子一定是要給足的,即便是要回家養老,那也是要讓對方風風光光的回家養老。
“陛下,臣去意已決,實在是年事已高,身體不堪重任,還請陛下恩准。”
見弘治皇帝挽留自己,謝遷也是感動的泛起了淚花。
說實話,給弘治皇帝打工是真的舒服,不需要擔心太多,弘治皇帝是寬厚仁慈的老闆,對下面的臣子是真的不錯。
除非是動了天子的逆鱗,弘治皇帝是很少動殺意的,幾次大案,被殺的官員終究是少數,大部分的官員也就罷官、流放,至於家人更是不會大規模的牽連。
現在對自己又是關心,又是賞賜的,這讓謝遷也是很感動。
但天子挽留一二,那也是常規操作了,謝遷去意已決,自然是還會不斷的請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