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頭家一家老少幾十號人熱熱鬧鬧,吃頓飯就跟吃席一般,同一小區,另外一處四合院這裡,老李家就顯得冷清多了。
四合院裡面老李頭帶著孫子孫女回來,兒子李希正在悠閒的看著報紙,兒媳婦孫氏正在忙著做午飯,一張八仙桌上面也是已經擺了七八道菜。
“這橡膠的價格又漲了,真是後悔,當初怎麼就沒去種橡膠呢。”
李希看著報紙,當看到報紙上面橡膠的價格每桶漲到了170兩銀子的時候,他腸子都悔青了。
他一個海員,而且可以算是最早出海的一批人了,儘管出身貧苦的家庭,但是現在也已經攢下了不菲的身價。
京城、天津、淞滬都有他購買的大量房產,單單是房子就有十幾套,店面也有四五間,此外在南洋這邊,他還有一座兩千畝的種植園,買了幾十個奴隸專門給自己種甘蔗。
此外手頭上還有不少股票,價值幾萬兩銀子,可以說妥妥的是站在了時代浪潮的弄潮兒,新生代發家致富的典型代表之一。
在以前,像他這種農村出身的貧窮子弟,根本就沒有出頭之日,一年到尾的累死在田裡面都難得有幾頓飽飯吃,很多人甚至於娶不上媳婦,窮不過三代,因為沒有第三代。
但是伴隨著時代的浪潮襲來,他運氣好,把握住了時代的浪潮,先是在劉晉麾下的產業當中做事,學習了文化知識,能夠讀書識字,接著進入天津海事學院學習,成為了最早的海員。
這才有了現如今的家業,綜合資產算下來,比起小地方的地主來都絲毫不差了。
“哼~”
老李頭聽到兒子李希的話,極其不爽的在他面前冷哼一聲。
“爹,又誰惹你了?”
李希放下手中的報紙,趕緊將老李頭給扶著坐下。
大明人不管貧窮富貴,最重要的是講究一個孝,孝順之人,人人讚譽,不孝之人,遭人唾棄。
“哼~”
“天天就知道什麼橡膠,什麼股票,什麼房子、什麼這個貨,那個貨。”
“賺那麼多銀子有什麼用,你有幾個兒子可以傳下去的?”
老李頭很不爽,看著院子裡面正在玩耍的孫子孫女,二個孫子自然是他的寶貝幹,心頭肉,至於六個孫女,看著就讓他有些煩,盡生的是賠錢貨。
現在京津地區和以前有點不一樣了,大家都有錢了,這嫁女兒啊,不僅僅不會要什麼彩禮,還要贈大量的嫁妝出去,特別是想李希、王正遠這些也算是有點身份、有臉面的,那嫁女兒那更是要拿得出手,不然就丟人了。
“爹,你又來了,我這又不是有兩個兒子嘛。”
李希一聽,頓時就無奈了,自己每次回來,老爹幾乎都是要跟自己替這個事情。
“兩個兒子很多嗎?”
“你知道人家王正遠家有幾個兒子?”
“他現在有十二個兒子了,而且有三個小妾還大著肚子,人家一家人吃飯的時候,擺上四大桌,跟吃席一樣,多熱鬧,多好啊。”
“我們家呢,就這幾號人,過些年這些丫頭再出嫁的話,到時候就冷冷清清就幾個人,你不覺得冷清,寒酸嗎?”
“有錢算什麼,現在京津人誰家沒點家底,你以為你有幾個臭錢就了不起啊?”
“你比得過那些開工廠,做商行的大戶人家嗎?”
“你也就是比打工的人強那麼一點點,但是誰家不比你多幾個兒子。”
“現在比的不是誰的銀子多,家也大,比的是誰家人多,兒子多,他老王頭天天跟放羊似得,一出去就是大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