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到李振、王世文等人的話,算是徹底傻眼了。
一直以來在他們的印象和觀念之中,這當小吏那也算是吃皇糧了,也是很多人削尖了腦袋都想要去做的事情。
很多讀書人科舉無望也都會選擇去當小吏,給當官的當當文書、師爺之類的,也算是一份不錯的貼面工作了。
對於這些學新學的學生, 他們一直覺得,他們所學並不是儒家的四書五經,而是旁門左道的奇巧yin技,是上不了檯面的東西。
能夠讓他們去當小吏已經是很看得起他們了,因為有些東西,確實是需要他們這些專業性的人才去做才能夠做得好。
然而現在, 他們竟然一個個都不願意去當小吏, 還詳細的說出了其中的原因。
“你們一畢業至少都有200兩銀子的年薪?”
佀鍾想了想很是驚訝的問道。
這收入水平那可是相當的高了, 要知道一般七品官員的年收入也就差不多是這個水平了, 他們這一畢業竟然都至少能夠拿到這個數。
“那是當然,我們都是靠知識和技能吃飯的,這修橋鋪路、建房造橋,沒有我們是絕對不行的,整個大明需要我們的地方很多,200兩銀子的年薪,我們都還要認真的考慮要不要去。”
李振鄭重的點點頭回道。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確實是沒什麼去當小吏了,這當小吏一年下來收入其實很一般,而且很難有所增長。”
佀鍾想了想也是點點頭表示了理解。
小吏的收入水平放在如今的大明來說,那是真的很一般了,京津地區的老百姓,辛辛苦苦的幹一年, 隨便也有幾十兩銀子,這小吏的收入也差不多是這個數, 只是小吏手中有一些小權力,再加上好歹也是吏,在老百姓當中也算是一個不錯的身份。
“原來如此~”
“那其它的學院,像大明理工學院、皇家理工學院、機械學院、紡織學院這些學院的畢業生呢,他們是否和你們一樣吃香,是否願意去當小吏呢?”
李東陽想了想又連忙問道。
“他們同樣也不會願意去當什麼小吏的,他們畢業了,各大商行、工廠、作坊什麼的都在搶著要,開出的待遇一個比一個好,哪裡還會去當什麼小吏。”
“反正我們新學出來的學生,我至今都還沒有聽說過誰去當小吏的,能夠獲得光明磊落,何必去給那些所謂讀書人當奴才呢。”
“就是,那些傳統的讀書人,天天之乎者也的,除了會寫點文章之外,也沒什麼用,連很多基本的常識都不懂,還經常來我們學校鬧事,也不知道他們有什麼臉面。”
王世文、湯紀文、徐雲鵬也是跟著說道。
聽到幾人的話,在場的這些大臣臉色的就有些掛不住了,竟然如此批判他們這些傳統的讀書人,實在是讓人氣憤。
好在弘治皇帝笑著說道:“謝謝幾位同學~”
說完也是離開了此處,接著又接連找了十幾個工程學院的同學,詢問他們是否願意當小吏,得到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根本就沒有人願意去當什麼小吏,小吏對他們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吸引力,要收入收入不行,要前途沒有任何的前途,要地位也沒有什麼地位,沒有一個人說願意去當小吏。
“看來劉晉你說的不錯啊,這根本就沒有人願意去當小吏。”
“可是朝廷辦事是需要他們這些專業性的人才,沒有他們,很多事情都無法辦下來,這戶部如果沒有了會算賬的小吏,賬目都算不清。”
“這工部沒有了懂建築工程的人,以後豈不是隻能亂來了?”
弘治皇帝臉上掛滿了憂愁。
傳統的讀書人天天嚷嚷著忠君報國,說學習的是治國之道,現在看來,他們所學的東西或許是真正的於治國並無什麼太大的用處。
所謂忠孝治國也不過是口頭喊喊,至於何謂忠、何謂孝,他們也只會照本宣科,並無什麼自己的見解和突破。
單單是朝廷各部,少了麾下的這些小吏、幹吏,很多事情都辦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