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週末,在家閒著沒事做的劉晉早早的就往東城區這邊跑,最近東城區這邊的城建改造和規劃也是進行的如火如荼,朱厚照那是三番五次的邀請自己去東城區這邊看看他的工作成果。
坐上四輪馬車也是悠哉、悠哉的往東城區這邊走去。
一路上也是順暢無比。
自從有了城管局之後,京城的交通秩序、衛生條件也是上了幾個臺階,原先隨處可見的小攤小販算是徹底的絕種了, 全部被攆到了菜市場裡面去擺攤又或者是不得不租賃起店鋪來經營自己的小買賣了。
這讓京城的交通和城市面貌上了幾個臺階。
在這個時期,老百姓對官員還是非常畏懼的,說不讓擺就不讓擺,他們也是沒有辦法,只能夠老老實實的按照城關局這邊的規定來做事。
相比之下,後世老百姓在這方面就相對要更加放肆一些, 缺乏敬畏,城管的工作相對而言然也是更加難做。
不管吧,到處都是佔道經營的小攤小販, 堵住道路,弄的到處都髒亂差,管吧,又和你發生矛盾,要是打上一架,搞不起你連城管的工作都要丟掉。
所以也是很難,也只能夠劃定一些區域,有些區域只能夠任由大家去擺攤做生意,有些區域是絕對不允許擺攤。
“這樣不是挺好的嘛。”
“小攤小販雖然說涉及到自己維持生計的買賣,但胡亂的擺攤可不行。”
劉晉看著窗外的街道,乾淨、整潔、車馬行人都很順暢,也是滿意的直點頭。
想起自己穿越前開車經過那些被小攤小販佔住的街道時,劉晉都忍不住一陣頭痛,後世的人口多, 地少、資源少。
故而內卷非常的嚴重、非常的厲害, 百萬人口級別的城市那是遍地開花, 千萬級別的城市也是有好幾座。
城市裡面的小攤小販不知道有多少, 很多街道甚至於全部都被小攤小販們給徹底的佔住,開車很難透過。
總歸來說,還是現在的大明好,地廣人稀,土地廣袤,人口稀少。
大明本土也就是京津、淞滬、南京這幾個大城市人口密集,其它的城市,其實人口也不算太多,絕大多數的地方,那都是地廣人稀,大明人可以過不錯的生活,再加上不需要內卷,還可以從全球掠奪資源和財富。
這小日子,從上至下現在都可以說過的是極為不錯的。
乘坐的馬車非常平穩的行駛在道路上,伴隨著橡膠的運用,馬車上面的輪胎也是用上了橡膠輪胎,這讓馬車的舒適性再次提高,同時也是讓馬車變的更加實用。
充氣輪胎的出現,讓馬車行走起來變的更加順暢,再加上京城的道路,幾乎到處都是水泥馬路,行走自然是連顛簸都很少有。
從東城門這邊直接就進入了東城區,一條筆直、寬敞的水泥馬路一直延伸到視野的盡頭。
劉晉連忙讓人停下來,走下馬車看向眼前的水泥馬路。
可以看的出來,這是一條新修建的嶄新水泥馬路,雙向四車道,非常的寬敞,而且修的筆直,能夠看到道路的兩邊還有大量拆掉的房屋。
回想起一個月前來這裡的時候,道路還很狹窄,還彎彎曲曲,坑坑窪窪,現在轉眼間就變成了一條筆直寬敞的水泥馬路。
再看看道路上面來來往往的車輛、人群,可以看的出來,大家對於新修的水泥馬路顯然是很喜歡的,因為道路變的更加順暢了,過往就便捷多了。
“還是太子殿下厲害,這道路修的如此寬敞、筆直,這過路就方便多了。”
“可不是嘛,現在比以前方便多了,以前運一車的貨去工廠,沒有兩個小時就別想運過去,現在十幾分鍾就夠了。”
“這路確實是改修、也該統一的規劃、規劃,不能任由著大家亂來。”
“哎喲,你是沒看到啊,當時修路的時候,那些有地的人啊,在哪裡哭爹喊娘、哭天搶地的,死活都不肯同意,還有要拆遷的房屋,那也是死活都不肯拆遷掉。”
“現在這道路修好了,一個個又都嬉皮笑臉了?”
“為什麼嗎?”
“這修路可是佔了不少的地啊,他們還笑的出來?”
“這還不簡單,現在東城區的土地和房價開始飆漲起來了,原先的時候和南城區相比,差了不知道有多遠,南城區一套房子可以賣近2000兩銀子,我們東城區這邊呢,連五百兩銀子都沒什麼人買。”
“現在太子殿下在我們東城區這邊又是規劃修建道路,這一條條道路修好了,四通八達了,再加上又配套的修建了排汙系統和自來水系統,東城區這邊也是上來了,你說這房價和地價會不會漲起來?”
“原來如此,那這樣說起來,他們這些有地的豈不是又賺了?”
“可不是嘛,其實修路能夠佔多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