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雖然有很多的不錯,但傳承幾千年,絕對不是什麼迷信,而是有其完整的理論和相關的醫術、藥方等等。
最關鍵的是中醫自古以來其實都是很親民的,因為中醫的藥方使用到的藥材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從山川之中採集草藥用來治病,成本不高,故而看病治病都不需要花費太多錢。
然而西醫呢,後世之人早已經飽嘗了西醫的苦果,價格高昂,而且制度極其的不行,一進去醫院,什麼都不做,先讓你來一整套的各種檢查,大幾百、上千塊錢就沒有了。
等你到了醫生這邊,他隨便看一下,一大堆的藥就開給你了,進一次醫院沒有幾千塊就別想出來。
醫療猶如一座沉重的大山重重的壓在老百姓的身上。
所以劉晉就很不想這樣的事情繼續發生在大明人的身上。
花大量的資金去搞出大明醫學院,目的就是為了培養行醫的人才,研究新的醫療方法和藥物等等,同時對中醫技術進行系統性的整理、形成體系,便於教學也便於管理和發展。
為的就是讓大明人享受到相對便宜的醫療,同時提高大明人的健康醫療水平來。
這個時期的醫療條件實在是太差了。
“我明白,我們大明醫學院這邊一直以來的辦學理念就是如此,培養醫療人才,研究醫療技術和藥物,為我大明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李安源仔細的聽,也是鄭重的回道。
說實話,這個時期的大夫相比起後世來,還是更加註重醫德,醫術要精湛,更重要的是還要有德,不能只看重錢財。
名聲是很重要的東西,特別是對於行醫的人來說,醫德不好的話,會被人戳脊梁骨的。
“回頭你這邊寫一個詳細的防疫、控制疫情的方案和計劃書出來,我回頭向天子這邊進行稟告。”
“類似於今天的這樣的疫情,我大明以後肯定還是會出現的,我們要制定出一整套完善的制度出來。”
“從如何防止出現疫情,到出現疫情瞭如何進行控制疫情,再到疫情出現之後,官府這邊的由誰負責,防疫款項的使用和調撥等等。”
“我們必須要制定出一個完善的防疫制度出來,再向全天下進行實行,要求各地官府務必認真的貫徹,這樣以後即便是出現了疫情,我們也可以遊刃有餘的應對。”
劉晉想了想也是說道。
疫情這種事情,自古以來都有,即便是到了後世,科技技術已經非常發達的情況下,時不時都還會爆發各種疫情。
而且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各地之間的往來更加密切,人口的流動,商品貨物的流通,各種各樣的疾病就層出不窮,並且在全球性迅速的流傳起來。
面對這樣的情況,世界各國都有建立完整的應對機制,用來預防、控制和治療。
現在大明所要面對的挑戰,不僅僅是來自世界各國的可能崛起的強大國家和文明,同樣還有來自看不見的各種疾病。
提高醫療技術是很重要的。
但建立起完善的防疫機制同樣非常的重要,有一套好的機制,能夠很好有效的控制住疫情,防止擴散,保護人們的安危。
現在大明的醫療技術在大明醫學院和大明皇家醫學院的牽頭之下已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但是在制度方面的建設,卻是沒有任何完善的防疫機制。
官府這邊相對而言都還沒有這樣的意識,也沒有相應的辦法和條例,出現事情了,往往都不知所措,甚至於還為了自己的烏紗帽去隱瞞謊報疫情。
像這次的蘇州,蘇州知府本來是已經知道了蘇州這邊出現了大量的患者,但是他對此根本就不關心,也不過問,以至於慢慢的積累起來,形成了疫情,幾十萬人感染了血吸蟲病。
“確實是該制定出完善的應對機制,這次蘇揚兩地出現血吸蟲病大爆發,我的感覺是我們現在很缺乏應對的經驗和辦法。”
“瘟疫這種東西,自古以來都有,以後也肯定還會有,現在城市人口越來越多,人也越來越密集,如果沒有完善的機制,肯定是不行的,一旦出現,那可就要出大事。”
王守仁聽完,想了想也是鄭重的點點頭。
他是南直隸布政使,蘇州和揚州出了這樣的大事,他竟然不知道,還是劉晉這邊通知他的,來到這裡之後,一切也都是劉晉在安排,他感覺自己實在是有些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是,回頭我就詳細的進行總結,寫出一份應對的辦法出來,至於官府這邊該如何的去做,還是要劉公你這邊去定了。”
李安源聽完,也是鄭重的點頭答應下來。
他是大明現在防疫方面最具權威的人了,在技術和防疫方面,他無疑是最有權威的,有他來撰寫相關的防疫制度手冊和制度,肯定是更科學的。
至於官府這邊的事情,他就考慮不到了,還是要讓劉晉這邊來。
像責任的劃分、經費的調撥和使用、動用多少人力、物力,防疫的等級以及相關的通報、彙報制度之類的,這些都是設計官府這邊的事情,他做不了主,也不知道該如何去運作,最終還是要劉晉這邊來根據大明現有的制度來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