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劉晉的府邸之中。
“張鶴齡、張延齡這對草包竟然也能夠打下緬甸來,還真是讓人刮目相看啊。”
劉晉看著最新從緬甸這邊傳回來的訊息,也是微微有些驚訝。
說實話,劉晉對張氏兄弟的印象還停留在歷史上所描寫的樣子,一對沒有腦袋,驕橫跋扈、仗著自己姐姐是皇后的草包。
而且穿越過來幾次和張氏兄弟的接觸來看,張氏兄弟確實是和草包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但是誰知道,這對草包兄弟,現在竟然在海外做出了一番大事業,不僅僅佔了東天竺這邊,而且現在又是打下了緬甸,對兩片廣袤的土地進行殖民統治,而且貌似每年都能夠從殖民地這裡獲得龐大的財富。
這就讓劉晉不得不對這對兄弟刮目相看了。
說實話,自從殖民主義興起以來,大明對海外殖民、擴張就一直沒有停止過,海外殖民地獲利頗豐,大大的刺激了大明的藩王和有實力的地主士紳、商行等等投身到海外的殖民活動當中去。
但是,海外畢竟是海外,在大明人的觀念當中,海外都是蠻荒之地,海外的人都是蠻夷,這樣的地方,日子肯定是不如在大明過的舒服。
故而即便是海外的藩國和殖民地已經很多了,但是這些藩國和殖民地當中的大明人依然很少,很多人都不願意出海,怕死在海上,怕死在海外。
而且在海外打拼,也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
殖民地土著的反抗,那都是需要動真刀真槍的,你要是打不贏,那可就直接死在了海外。
還有殖民地的疾病,殺人於無形之中。
在非洲這邊,眾多的藩國和殖民地始終都不敢深入非洲大陸腹地,只能夠在沿海、沿江河地區進行殖民活動和擴張。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害怕這裡的疾病,像非洲這邊的黃熱病就讓人談虎色變,有很多去海外殖民的人就死在了各種各樣的疾病之下。
很多人原本是抱著一夜暴富的想法出去的,結果不僅僅沒有弄到銀子,人卻是死在了海外,連屍骨都回不來。
海外殖民和貿易雖然賺錢,但風險同樣很大,這也就導致了在大明這邊,很多人雖然知道海外殖民和貿易可以一夜暴富,但是卻總是不敢去海外。
張氏兄弟這對草包竟然敢勇敢的出去闖蕩,搶佔殖民地,擴張殖民地,還能夠對殖民地進行有效的統治和掠奪,這就讓劉晉刮目相看了。
至少來說比京城這邊的很多權貴都要強。
“朝廷佔領的新土地,可以透過強制移民的辦法來移民開發,這些海外殖民地、藩國卻是沒有辦法這樣做。”
“關鍵還是要豎立起勇敢拼搏的精神來,我們炎黃子孫骨子裡面還是缺乏冒險的精神,更傾向於安逸的生活!”
劉晉仔細的思索著。
古話說金窩銀窩不如家裡面的狗窩,雖然富含哲理,但也可以從中看得出來炎黃子孫整個民族的精神和性格。
相比之下,我們確實是更缺乏、闖蕩冒險的精神,有時候寧可在家鄉窮死,也不願意到外地去闖蕩。
“看來要將張氏兄弟的事蹟好好的宣傳一番,不然都窩在大明本土的話,這海外的地盤將來如何守得住。”
很快,劉晉就有了一個決定。
決心好好的宣傳下張氏兄弟的豐功偉績,宣傳下張氏兄弟取得的驕人成績,好好的刺激下天下人,讓他們看看海外殖民和冒險的好處。
只要有足夠的利益,總是會有人去做的。
海外殖民雖然風險很大,但收穫也是很大的。
“來人,將這份材料送到大明早報去,讓大明早報這邊好好的報道下,重點報道張氏兄弟在海外的收穫,同時以後要經常進行類似的報道,特別是關於個人在海外獲得巨大成功的報道。”
想清楚了這些,劉晉也是立即喊道。
“是,老爺~”
很快有下人進來按照劉晉的吩咐去辦。
第二天一早。
“賣報~賣報~”
“壽寧候、建昌伯率領殖民大軍攻佔緬甸,從此以後翡翠玉石生意盡入張氏手中,預計每年可以從緬甸開採價值超過千萬兩白銀的翡翠玉石。”
“緬甸資源豐富,蘊含數量龐大的銅礦、金礦、銀礦,預計張氏兄弟每年可以開採出數百萬兩白銀的礦產。”
“緬甸擁有極其龐大的原始森林,據探測,在緬甸擁有全球最大儲量的柚木,柚木是最適合造船的珍貴樹木,價值極高,張氏造船廠未來將有可能成為大明最大的造船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