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地域廣袤,土地肥沃,又地處熱帶、亞熱帶地區,光照、疆域充沛,可以說,放在全球範圍內來說,這裡都是有數的好地方。
現在整個天竺都落入了大明人的手中,分到西路大軍這邊來,也幾乎是佔據了半個天竺,足夠在場的這些藩國等吃的飽飽的了。
當然了,這北天竺的土地也有好有壞,好的如旁遮普平原和恆河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人口密集,壞的如西邊的塔爾沙漠,北面的克什米爾地區,這些地方自然是誰都不想要的。
關鍵是還是要看這寧王如何去分,好地方人人都想要,都想爭。
寧王再次環顧一圈,緩緩的開口說道:“這地有好壞之分,田也有上下之別,這自古以來分土地就是最難的。”
“這一次,大家合力打下了北天竺,根據事先的商議,這北天竺由眾多的藩國、殖民地共同劃分,東路和中路的事情,我們管不上,我們西路這邊,還是那句話,按照出力的多寡來分。”
“貧瘠的土地可以多分一些,富裕的土地就少分一些,儘量公平公正。”
說實話,寧王是有野心的,很想一家全部吞下去。
以天竺如此廣袤、富裕之地,只需要苦心經營幾代人,到時候這天竺也未必就比大明差多少。
但是寧王也清楚的知道,自己不能這樣,一個人吃獨食,很容易沒有朋友的。
更何況,這次的合夥人可都是藩國以及大明的藩屬國,真要是吃獨食,這日後肯定沒有好日子過,更何況還有大明帝國在背後看著。
“寧王殿下,我們蜀國的要求很簡單,將我們蜀國周圍的幾個地方劃歸我們蜀國就可以了,連在一起才好管轄。”
喬康連忙站立起來。
“對,我們也一樣,只要連在一起的土地,分開的土地不要。”
“沒錯,這分開了可不好管轄,即便是再富饒也沒有什麼用。”
其他藩國的大臣也是紛紛跟著嚷嚷起來。
寧王一聽,頓時就皺起了眉頭,說實話,他其實是想將這些藩國給弄的分開的,這樣一來,以後這西天竺這邊就自己寧國最大,其它的藩國不能對寧國形成什麼威脅。
本來還想用一些富裕之地來誘惑這些藩國的,可是這些藩國不同意,那就沒有辦法了。
“既然大家都有這樣的述求,那行,就按照出兵的多少以及在戰場上的殺敵數來來分,挨著自己藩國的疆域,按照功勞大小,土地貧富的情況來分。”
“另外朝鮮國和倭國這邊,本次出力甚多,本王建議將印度河流域下游西邊的土地分給倭國,東邊的土地分給朝鮮國,面積也是按照兩國的出兵人數和立下的功勞大小,以及土地的貧富來分。”
寧王看著嚷嚷不停的這些藩國大臣,再看看朝鮮國和倭國的人,也是大手一揮,將印度河下游的地方劃給了朝鮮和倭國。
寧王這樣劃分自然是也是自己的深遠考慮。
印度河流域地區雖然也是富裕地區,但比起恆河地區還是要差上不少的,而且關鍵是印度河流域開發早,很多地區由於過度的砍伐、放牧,已經形成了荒漠地帶,只有有河水的地區還可以灌溉,形成農業地區。
此外,印度河流域地區的人因為是最早受到中亞波斯人、阿拉伯人入侵的地方,所以這些地方的人都是信仰yslj的。
對於這個宗教,寧王有著比較深刻的瞭解,知道這些人不好處理,乾脆將這些地方交給朝鮮人和倭國人去處理。
自己統治的地區,大部分都信仰印度教,種姓制度盛行,這對於寧國漢人稀少的情況是非常有利的。
“謝寧王!”
樸元宗、東方明、足道三人一聽,頓時就大喜過望,連忙起身致謝。
印度河下游地區,這是既靠海、又靠河,關鍵還是肥沃的沖積平原地區,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極其適合發展農業。
這樣的地方,對於缺地的朝鮮國和倭國來說,都是非常合適的,這一次的買賣是真的作對了。
跟著寧王在這裡折騰幾個月,不僅僅分到了上千萬兩銀子的龐大財富,這些出戰的將士一個個立下功勞可以獲得賞銀、封地、奴隸,也是跟著發了財,這國家也是跟著發了。
大明的大腿真的是要牢牢抱緊了,隨隨便便跟著在外面混一下,這收穫就遠遠超出了想想。
“寧王,這古吉拉特地區離我們蜀國近,應該分給我們蜀國~”
“離我們鄭國也近,應該分給我們鄭國才對。”
“這孟買離我們也近,也應該一起分給我們。”
朝鮮國和倭國的人很滿意寧王的分配,可是這些藩國們一個個都不樂意了。
大家都想要儘可能的爭奪靠海的富裕地區,也想要爭奪離自己最近的地區,一個個爭的面紅耳赤,誰也不願意讓誰。
“你們慢慢爭,有結果了再來和本王說。”
看到這一幕,寧王頓時就氣的直接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