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鐵路上面,金石基正看著窗外的景色,整個人陷入了思考之中。
他是朝鮮燕山君派遣來大明的公使,常駐大明,主要就是維護朝鮮和大明之間的關係,當然日常就是收集大明天子的喜好,然後傳訊息給朝鮮國這邊,讓朝鮮國進貢的時候新增上去。
朝鮮是大明的藩屬國,對於這個身份,朝鮮上下的思想覺悟都是很高的,上至燕山君,下至普通的老百姓對此都沒有覺得有任何的不妥,甚至於還以此為榮。
整個世界很大,能夠成為大明藩屬國的卻是沒有幾個。
而且成為大明的藩屬國對於朝鮮國來說,也是有諸多的好處的,至少來說,這朝鮮人到大明各地經商、遊玩、務工等等都是非常自由的。
單單是京津地區就有大量從朝鮮、倭國過來的勞工,每年都可以從大明這裡賺到大量的銀子寄回國內。
如果願意移民到大明的海外去,還可以享受和大明公民同等的待遇,可以說,大明天子對他們是恩待遇加,這藩屬國的身份可是有實打實的好處。
作為常駐大明的公使,金石基需要時刻關心大明這邊的動靜,火車如此巨大的動靜,他早就已經很關注了。
等到這火車一通車,他也是立即就過來體驗一番這個火車。
“宗主國大明的發展實在是太快了!”
“這幾年在大明所看到的,所聽到的,都讓臣覺得這個世界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鉅變。”
“火車這個東西,它實在是太神奇了,依靠蒸汽機車的拖動,一次性可以運輸兩千人或者是二十多萬斤的貨物。”
“並且還能夠保持每個時辰八十里的速度,如此可怕的運載能力,如此可怕的速度,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大明帝國國土龐大,南北東西都非常的浩瀚,帝國對於偏遠地區的統治並不穩固,但是有了這個火車之後,大明帝國將會牢牢的掌控每一寸土地。”
“此時此刻,在我的身邊,幾乎所有的大明人都在討論修建鐵路的事情,而大明帝國這邊也是出臺了五年鐵路規劃,準備在未來五年的時間內,在大明的大江南北修建五條主要的幹線。”
“而今年,他們將要募集資金修建京城通往河中地區以及京城通往浙江杭州的鐵路,每一條鐵路所需要的資金都超過五億兩白銀。”
“大明帝國實在是太富裕了!”
寫到這裡的時候,金石基都忍不住感嘆一聲。
修一條鐵路想要花費五億兩白銀,五億兩白銀,這是何等龐大的數字,對朝鮮國來說這就跟天文數字差不多了。
可是對於大明帝國而言,這並不算什麼,大明帝國可以一次性修兩條這樣的鐵路,並且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內,每年都要開工建設新的鐵路幹線。
如此強大的國力,真是讓人歎為觀止。
“我們朝鮮是大明的藩屬國,所有的一切都應該要向大明帝國學習,我們不僅僅要學習大明帝國的語言、文字、文化,同樣我們也應該和大明帝國一樣,大修鐵路。”
“據我所知,大明帝國這邊明年就會規劃一條從天津到遼東地區的鐵路,如果我們朝鮮國能夠修一條南北貫通的鐵路連線上大明的鐵路來。”
“這畢竟極大的帶動我朝鮮國的發展,搭上大明帝國前進的火車飛速前進。”
“但修建這樣的一條鐵路,需要的資金需要上千萬兩白銀,恐怕我們朝鮮又很難一次性拿出來。”
“故而臣建議,我們可以效仿大明建立相應的證券交易所,公開募集資金修建鐵路,鐵路它是劃時代的東西。”
……
在金石基隔壁的幾個車廂這裡,幾個倭人坐在一起,留著頭髮,穿著大明的服飾,一口大明話說的非常流利。
“真是不可思議啊!”
“這火車一次性可以運兩千人,還能夠以每個時辰八十里的速度前進,這乘坐火車出遠門竟然可以如此的輕鬆愜意。”
“喝喝茶、看看書,和三五好友一起聊聊天,累了還可以看看外面的風景。”
牧力看著窗外的景色再看看身邊的同僚,也是忍不住感嘆起來。
他原本是倭國幕府將軍麾下的一個大臣,姓木村,但自從倭王被大明天子賜姓改名之後,倭國成為大明的藩屬國,倭國上下也是迅速的掀起了一股改姓、改名、學習大明文化的熱潮。
木村家經過了深思熟慮,詳細的查閱了諸多典籍之後,木村家決定改姓為牧,木村力也是改名為牧力。
他身邊的幾個同僚也是如此,柳生家的人改姓柳,武田家的人改姓武,上杉家的人改姓上官。
不僅僅是改姓,倭國從上至下,只要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都改了姓並且還取了漢名,翻倒在普通的老百姓,什麼都不懂的,依然還是用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