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就是一個國家的命脈,這絕對不是胡亂說的。
後世華夏被外敵欺辱的時候,列強熱衷於在華夏大地修建鐵路,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想要幫你搞建設,要給你做貢獻,而是為了依託鐵路,依靠鐵路這個命脈來掠奪華夏的財富和資源。
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劉晉所說的這幾點,僅僅只是它最基本的幾個作用之一,事實上,鐵路所能夠給一個地區和國家帶來的好處實在是數不勝數,可以猶如一條條血管一樣,盤活整個國家的方方面面。
“這就好比是水泥公路差不多,便捷交通,方便了人員和物資的流通。”
謝遷想了想跟著說道。
“是的,但火車的運輸能力比公路要強大的多,不過造價同樣也是更加的高昂,它需要鋪設專門的鐵路和軌道。”
“單單是京津鐵路都花了上千萬兩白銀,它幾乎是用銀子給鋪出來的。”
劉晉鄭重的點點頭說道。
“鐵路如此重要,關係著國家命脈。”
“所以在鐵路修建和運營方面,朝廷是必須要做到統一標準、朝廷運營、公私結合這三點來。”
接著劉晉也是提出了自己在鐵路方面的三個觀點。
“統一標準、朝廷運營、公私結合?”
眾人一聽,頓時就微微思索起來。
“何謂統一標準?”
劉健想了想問道。
“所謂統一標準,那是指,以後我大明所有修建的鐵路、建造的火車都必須按照統一的規格和要求來。”
“這火車的軌道有多寬,建造的結構、火車站的結構、火車票是銷售、運營管理的系統和標準等等,這些全部到做到統一。”
“這是因為,如果每一條鐵路的標準都不一樣的話,那麼不同的火車就沒有辦法在不同的軌道上執行,也就沒有辦法做到全國統一排程。”
“其實簡單的理解就是要車同軌、書同文的意思。”
劉晉想了想也是解釋道。
“原來如此~”
眾人一聽解釋,頓時就明白了,也是跟著紛紛點頭。
這個就很好理解了,如果沒有統一的標準,各個地區、商行都胡亂的亂建造的話,那大明的鐵路就沒有辦法做到聯運了,這會大大的影響鐵路執行。
“朝廷運營又是如何理解?”
李東陽想了想又問道。
“鐵路關係著國計民生,關係著國家的命脈。”
“如此重要的東西自然是要掌握在朝廷的手中,由朝廷來負責統籌運營。”
“這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是因為這鐵路與鐵路之間也是有區別的,比如這京津鐵路,它肯定是非常的繁忙,每天發幾十車都沒有任何的問題。”
“但是我們大明修建鐵路,肯定不能只修建繁華地區的鐵路,以後肯定是要修建鐵路到偏遠地區,偏遠地區的鐵路造價更高昂,同時人口少,運營的成本更高。”
“這也就是意味著修建到偏遠地區的鐵路其實是不掙錢的,但朝廷並不能因為不掙錢就不去修建,也不去運營。”
“所以這就需要朝廷來統籌鐵路的運營和管理,即便是偏遠地區、邊境地區,鐵路也一樣要修,也一樣要運營起來。”
“因為這已經不是關係到賺不賺錢的事情,而是關係到國家邊境穩定,帶動偏遠地區發展的事情了。”
“臣建議在工部下面建立一個專門鐵道衙門來負責統籌全國鐵路的修建和運營之事。”
劉晉再次解釋道。
其實這很好理解,後世的高鐵都是虧本的,但是國家一直堅持在不斷的修建高鐵,往貧困地區修,這本身是絕對虧本的事情,但依然要做。
因為高鐵的存在可以帶動偏遠落後地區的發展,在國家的層面,很多東西是不能用經濟去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