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知錯了,臣知錯了,回去就改,回去就改啊~”
聽到被貶,還連降三級,要發往黃金洲為官,葉賢頓時就忍不住哭喊起來。
這好不容易才坐到了從二品的位置,成了一方封疆大吏,現在一下子就丟了烏紗帽,更是連降三級,還要發往黃金洲。
黃金洲是什麼地方?
那可是離大明足足有萬里之遙的地方,雖然據說那裡遍地是黃金,可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和大明相比,更不能和花花的金陵相比。
“太遲了!”
弘治皇帝厲聲的說道:“朕早就三令五申的事情,到了你們地方卻是如此的敷衍,聖旨不出京門,就是你這樣的官員造成的,連降三級算是輕的了,你要是在黃金洲還如此敷衍朝令的話,朕砍了你的腦袋。”
弘治皇帝非常霸氣的說道,葉賢的問題其實已經不是說不配合稅務衙門徵稅的問題了,這是在抗拒朝廷指令的意思了。
而且南直隸是大明最為重要的身份,江南之地一直以來也是朝廷的重要稅收之地,這裡如果徵收不到稅銀的話,對大明的影響就會非常大。
這葉賢撞到了刀口上,弘治皇帝不殺他已經是很仁慈。
“臣,臣遵旨!”
話都到這個份上了,葉賢立即就明白了,只能謝恩了。
這才第二個述職的人,立即就有一個人被連降三級,貶去黃金洲了,下面坐著的封疆大吏一個個頓時如坐針氈一般,一個個腦海中都在迅速的思索,該如何過了眼前這一塊。
這考成制度也好,述職制度也好,絕對不是開玩笑的,幹不好那是要被貶職的,弘治皇帝對吏治改革的支援力度超乎想象。
堂堂二品的布政使,說貶就貶,絲毫猶豫都沒有,這讓其他的封疆大吏一個個都噤若寒蟬,這是來真的了。
很快,蕭敬又扯開了嗓子喊了起來。
一個個官員陸陸續續的來到龍階之下,向弘治皇帝,也向再次的朝廷重臣彙報下自己在弘治十五年的工作情況,同時也是接受弘治皇帝和朝中諸公的審問。
“山東布政使,中等評級,勉強合格!”
“河南布政使,中下評級,免去河南布政使之職,降一級。”
“四川布政使,中等評級,勉強合格!”
“陝西布政使,中等評級,勉強合格!”
“……”
伴隨著一個個封疆大吏不斷上千述職,有人合格,忍不住慶幸,有人不合格,遭到了免職、降級的處罰。
“遼東布政使陳信上前述職!”
很快,伴隨著蕭敬的聲音,陳信邁著堅定的步伐來到龍階之下。
“…弘治十五年遼東總共完成稅收五百五十萬兩,比弘治十四年增長兩百萬兩,增長比例為57%...”
“弘治十五年,遼東總共新增移民兩百五十萬人,新增開墾田地三千萬畝,糧食產量增長六千萬石……”
“弘治十五年,遼東新修水泥公路五條,總路程超過三千公里,修築水庫七座,新建港口三座,修建橋樑二十一座……”
陳信將自己早就已經被的滾瓜爛熟的數字背誦出來,弘治十五年,遼東這邊的發展確實是相當不錯。
主要就是體現在新開墾的耕地上面已經糧食的大豐收上面,單單是遼東這邊耕種出來的糧食其實都已經足夠整個大明人吃上一兩年了。
遼東這邊的人均耕地,還是人均收入等等在整個大明都算是最前列的,只有河中省比遼東這邊要更好。
當然這主要是因為移民地區,地廣人稀,自然條件優越,同時還有朝廷的優惠政策和朝廷撥款支援,各個方面的發展都極為迅速。
無論是開墾的田地、修建公路、橋樑、水庫、河提等等,都具有很大的優勢,發展也是極其的迅猛。
不過陳信在這方面也是做到很不錯,這才有了遼東的迅猛發展,這才幾年的功夫,遼東就已經成為了大明最為重要的糧食產區。
“你對於遼東的未來有何看法?又有何規劃?”
劉晉對陳信也是直點頭,做的不錯,關鍵是用資料彙報,這就讓人很喜歡了,能夠有直觀的對比。
“遼東地處環渤海地區,交通便捷,同時又有著大面積的肥沃土地,地勢平坦、開闊,氣候條件非常不錯。”
“同時遼東這邊資源極其的豐富,根據目前勘探的情況來看,遼東這邊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鐵礦資源和林業資源。”
“所以對於遼東的未來,我以為遼東應該一手抓農業發展,繼續鼓勵開墾田地,爭取做大明的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