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當然不懂,他出身書香門第,他父親是知縣,家底自然不用說,供他讀書沒有任何的問題。
他根本就不明白一個貧寒家庭子弟讀書是有多難,這上私塾需要繳納的束脩、逢年過節給老師的孝敬,這都還是小頭,但隨便一個都是足以壓垮普通家庭的駱駝。
更何況,這讀書所需要的書本、筆墨紙硯等等,還有讀書就要去參加考試,每次考試又要花費很多,結交朋友、同窗、孝敬前輩等等,那一處不要花銀子?那一處的花費能夠便宜?
普通老百姓一年到尾也吃飯都是一個問題的情況下,根本就沒有多餘的錢糧去供應家裡的孩子讀書。
縱然是現在,在京津地區,老百姓的收入增長了,物價便宜了,很多人能夠供應孩子去讀書,可是供一個孩子讀書考科舉,它就是一個無底洞,再多的銀子都不夠花的。
關鍵是大明朝廷這邊的運轉緩慢,京城這邊人口迅速的膨脹,但是學校和私塾卻是並沒有相應的增加。
唯有劉晉一直以來都在不斷的興辦學校,招收學生,還是不要錢的那種,這才讓很多家庭的孩子能夠有書可讀。
他王鏊當然不懂,正如這個時代高居廟堂之高的大臣們哪裡會懂的民間疾苦。
正如後世的有錢人家的孩子覺得窮應該就是有一套房,有一輛七八十萬的車,再加上百來萬存款。
殊不知在他們覺得是窮人的樣子,對於老百姓來說都是已經高不可攀的目標了。
朝堂之上的大臣自然是不會懂老百姓的窮苦,不會明白普通家庭供應孩子讀書是何等的艱辛。
所以王鏊覺得報紙上是在一派胡言。
很快,王鏊乘坐的馬車就來到了劉健的府上,不過劉健並不在家,還沒有下朝,應該是被弘治皇帝留下來商討國事了。
沒有辦法,王鏊又只能打道回府,走到半途,看到了一處酒樓——雨花樓。
“停車~”
王鏊想去這雨花樓嚐嚐這雨花樓的羊肉火鍋。
以前他就經常來,這雨花樓的羊肉火鍋在他看來是整個京城做的最好、最正宗的,挑選當年最嫩的肥羊,切成薄片,輕輕涮上幾秒,再沾上醬料,品味極致的鮮美,味道讓人流連忘返。
“來一間包間~”
習慣性的走進雨花樓,管家王宣對著掌櫃說道。
“好~”
張掌櫃的好字只說到了一半,很快就看到了是王鏊,一下子就認出來了。
都是老顧客了,豈能不知道這吏部尚書王鏊王大人。
“不好意思客官,今天我們雨花樓的包間都已經滿了~”
張掌櫃話鋒一轉說道。
“那就隨便找個桌子吧。”
王鏊想了想說道,來都來了,沒包間就沒包間吧,反正家裡面僕人都走了很多,也沒飯吃。
“不好意思,這桌子也都被人預定了,真沒辦法招待您。”
張掌櫃又笑了笑說道。
“你當我們眼睛瞎了啊,你這裡到處都是空桌子,您竟然說都被人預訂了,你這是不想做生意了?”
王宣一聽,頓時就怒了,一把抓起張掌櫃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