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羅阿瑜陀耶王朝都城阿瑜陀耶城(大明人習慣性稱之為大城,所以又叫大城王朝)外面廣袤的平原上面,五萬明軍將這座號稱不可戰勝之城給團團的包圍住。
剛剛才從麻六甲這邊趕來的劉晉拿著望遠鏡仔細的觀察這座暹羅大城王朝的王都。
都城的規模還是很大的,儘管無法和大明的南京、北京相比,但也要比一般的大明城市更大,而且城牆竟然是採用堅硬的大理石建造而成,高足足有兩三丈,算是非常巍峨的城牆。
再加上這座王都選址的時候是選擇在三條河流匯聚的一座大島上面,三面環水,只有一面和陸地相連,防守的時候只需要守住陸地一面就可以了。
“難怪敢號稱不可戰勝之城!”
看完這座王都城池的構造,劉晉也是忍不住直點頭。
在冷兵器時代,這樣城池是最難攻打的,三面環水,意味著只需要集中力量堅守一面就可以了,再加上這修築起來的堅硬、高大的城牆,冷兵器時代想要將它打下來,幾乎是很難、很難的。
當然歷史上,這座王都在1767年的時候被緬甸人給攻破,也是宣告了這個大城王朝的覆滅,再厲害的城牆,也有被攻破的時候。
“他們自吹自擂罷了,一通炮火下去,我就不信轟不開。”
劉晉身邊的張懋卻是不以為意的說道,他率領大軍從象林行省這邊,一路殺過來,所向披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殺的暹羅人潰不成軍,現在也是已經龜縮到了這座王都之中。
這並不是因為他張懋有多厲害的軍事指揮才能,其實最主要的還是依靠強大的火炮,如果有什麼事情是一頓火炮解決不了的,那就來兩頓。
再加上強大的火槍,優良的裝備和嚴格的訓練,明軍在這裡真的是所向披靡。
張懋對於火炮也是越來越喜歡,有種痴迷於用火炮轟擊的感覺了。
“還是要想辦法逼他們自己出來投降、談判,我們又不是來搶奪他們土地的,只是過來教訓他們一頓罷了,給他們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就可以了。”
劉晉笑了笑說道。
“麻六甲那邊情況怎麼樣?”
張懋微微點頭,一路上雖然是攻城拔寨,不過張懋卻是併為分兵佔領,而是集中兵力朝著暹羅核心之地大城這裡攻打過來,目的自然是逼迫暹羅國王拉瑪鐵普提二世簽訂城下之盟,這樣出可以為自己獲得最大的利益。
“很順利,一通炮火就打下了麻六甲城? 逼這他們簽訂了協議? 向我們大賠款一千五百萬兩白銀,分100年支付? 連本帶利總共需要支一億五千萬兩白銀? 每年支付一百五十萬兩白銀。”
“另外將麻六甲北面馬來半島的土地割讓給我們,我準備在這裡設立一個新的鄭和行省? 到打贏了暹羅之後,再讓他們將北面的一些土地也割讓過來? 合在一起就差不多了。”
劉晉笑了笑將麻六甲一行的成果說了出來。
“還是你不要臉? 麻六甲怎麼小的國家,一年賠償一百五十萬兩白銀,他們怎麼可能拿得出來。”
張懋一聽,頓時就忍不住直搖頭? 說到不要臉? 劉晉真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遠征倭國的時候,劉晉也是逼迫著倭國這邊向大明賠償了一千五百萬兩白銀,也同樣割讓了石見國,租借了兵庫之津。
現在好了,又狠狠的宰了麻六甲這樣的一個小國? 真心是一點都不手軟。
“咳咳,張公? 我這也是為了我們大明啊。”
“我大明有了銀子才好辦事,才可以養得起強大的軍隊? 才可以修的起更多的水泥馬路,才可以對更多的地方減免稅賦等等。”
“我這臉皮根本不值錢? 只要能夠有利於我大明的事情? 我是無所謂的。”
劉晉老臉微微一紅? 大明人就是太過好面子了,所以很多時候都是苦了自己,便宜了別人。
就如同朝貢一樣,為什麼非得要數倍回之,打腫臉充胖子,最後搞的這朝貢貿易都堅持不下去了,自己又下令限制別人來朝貢的次數和規模了。
來自後世的劉晉就一樣了,學過九年義務教育,明白國與國之間只有利益,沒有什麼所謂的永遠的朋友,所有的一切都繞著利益去做才是真正的對外之道。
大明的利益高於一切。
“事實證明,你是對的。”
張懋沉吟一番點點頭,他看的多,自然是明白劉晉這樣做才真正符合大明的利益,有利於大明的繁榮富強,儘管這是建立在外面這些國家的痛苦之上。
龐大的王守仁一直沒有說話,其實他也是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
他其實很不明白,劉晉所做的一切明明和儒家所提倡的思想精神價值觀完全相背離,這對外的時候只講利益,不講感情,也不在乎什麼臉面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