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可能,沒有哪一個國家會同意簽署這樣的藩屬國條約的。”
東王戈達拉非常肯定的說道。
大明這邊制定出來的藩屬國條約實在是太苛刻了,而且都是提藩屬國這邊需要做的事情,很少有大明這邊對藩屬國需要盡的責任之類的。
“大明皇帝陛下,這個藩屬國條約實在是太苛刻了,我們爪哇國是不會同意的。”
有人立即就站出來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對,對,我們絕對不會同意~”
“太苛刻了~”
“大明雖然強大,但是這樣苛刻的條約,我們是絕對不會接受的。”
有人開來頭,其他人也是跟著紛紛站立起來說道。
“這藩屬國條約一旦簽訂了,以後真的是大明的附庸了。”
後柏原天皇仔細的看完,心裡面也是忍不住直搖頭。
倭國雖然想要學習大明的強國之策,也願意向大明學習,這尊儒也好,學漢字也罷,甚至於改漢姓什麼都沒有問題。
畢竟一直以來倭國就是在不斷的學習華夏文化,漢字在倭國也是官方的文字。
可是這藩屬國條約,它不僅僅只是這些內容,對於倭國來說,特別是有野心的倭國來,它就不能受到大明的控制。
可是再想一想,現在的倭國似乎好像也是被大明給牢牢的控制在手中。
出雲國和兵庫之津都有大明的大軍駐守,一旦有任何的風吹草動,大明都可以直接介入到倭國的事務當中。
至於冊封君主,本身就已經是這樣了,早就簽署了條約,倭國的天皇都是需要經過大明天子冊封的,他這一次來大明就是向弘治皇帝討封的,基本上大明的天子也等同於倭國的最高君主。
倭國好像沒有別的選擇。
至於朝鮮國的大使樸元宗一條條仔細的看完,似乎好像一點都不苛刻,現在朝鮮和大明的關係不正是如此。
朝鮮國王需要大明冊封,朝鮮國年年向大明進貢,大明的商人自由往來朝鮮,現在也有一些朝鮮的商人自由往來大明。
朝鮮國用的漢字、尊的儒道,學習的就是華夏文明。
“我們朝鮮國世代都是大明的藩屬國!”
樸元宗果斷的站出來表態。
你們不願意就算了,反正我朝鮮是一百個願意,一千個願意的。
大明的腿怎麼粗,為什麼不牢牢的抱緊。
大明的國力如此強盛,成為大明的藩屬國好處多多,這樣的大哥有什麼理由拒絕?
華夏之文明如此的璀璨輝煌,為什麼不接受?
反正朝鮮是果斷的選擇了,他們一直以來都是大明的藩屬國,而且時代都會是大明的藩屬國。
“好~”
弘治皇帝一直在看著這些人的神情。
南洋那些國家大使的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
在這一刻,他終於真正的明白了劉晉所說的話了。
南洋這些國家之所以派人來大明朝貢,純粹就是為了獲得大明的鉅額回贈,它根本就不是誠心誠意的為了成為大明的藩屬國。
一直以來也不過是大明人自相情願的認為這些國家是大明的藩屬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