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您貴為一國儲君,理應專心學習為君之道、治國之道,怎能和市井商賈一般,盡是想著黃白之物?”
王守仁覺得自己應該站出來,及時的將太子殿下帶回正道,同時也是阻止劉晉繼續在犯錯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劉兄,你是朝廷的翰林,理應忠君為國,上思報效君王,下為黎民百姓謀福祉,又豈能做這種下賤之事?”
王守仁脾氣還是很硬的,不僅僅說朱厚照,轉頭立即又是對劉晉批評起來,他的話說的很重,就差直接說劉晉不忠不義了。
朱厚照一聽頓時就要發火了,你一個小小的翰林,要不是看在老劉的面子上,誰鳥你啊,帶你出來就該老老實實的在後面跟著,多聽、多看、多想,少說,少做,少動,竟然還批評起本太子來。
不賺錢哪裡有錢花?
指望每年領的那點錢糧,還不夠本太子幾天的花銷呢。
現在的朱厚照可是已經嚐到了有錢的滋味,手裡面沒點銀子就覺得慌得很,你竟然叫我去學什麼為君之道,治國之道。
這些東西他早就已經聽煩了。
君王之道、治國之道能夠給自己銀子花?
他的父皇弘治皇帝,從小就學這個,窮的要死,做什麼事情都摳摳搜搜的,過年的時候又從本太子這裡打劫了兩百萬兩白銀,幹了十年的皇帝,內帑也就是積攢了百萬兩銀子,還不夠自己隨便買點地呢。
這還是他只有一個女人的情況下,本太子以後肯定是要三宮六院,不說三千佳麗,三百總是要的吧,不多賺錢銀子怎麼行,難道還能指望你給我銀子?
朱厚照頓時就看王守仁不爽了,現在連父皇都支援自己去賺錢,你一個小翰林竟然過來嘰嘰歪歪。
劉晉看了看朱厚照不爽的表情,暗道糟糕,他要是對這個王守仁印象不好的話,那以後老王就別想混到高位了。
所以劉晉也是趕緊先一步開口說道:“王兄,你此言差矣,我和殿下雖然是在商量這如果賺錢,但是這其實也是治國之道,也是為了大明江山和黎民百姓。”
朱厚照一聽,頓時小眼睛就眯起來了。
沒錯,沒錯,我這個當太子的要是沒錢,過的不好,怎麼可能有心思去治國嘛,只有我過的好了,大家才能夠過得好,才有精力治理國家嘛。
還是老劉會說話,說的話好聽,明明是賺錢的事情也能夠說成是治國之道。
“哦?”
“在下洗耳恭聽。”
王守仁一聽,頓時就一臉的不相信,覺得劉晉這臉皮還真是夠厚的,不過他還是虛心請教,對方畢竟是高人子弟。
“跟我來~”
劉晉點點頭,接著在眼前繁忙的工地這裡找來找去,很快就鎖定了一個人,對著王守仁和朱厚照說道。
兩人一頭的霧水,接著也是好奇的跟了上去。
很快,三人就來到了一處工棚這裡,劉晉指了指眼前一個正在賣力幹活的勞力對王守仁問道:“王兄,你覺得對於他來說,他最需要的是什麼?”
聽到劉晉的話,王守仁頓時就沉思起來,他想了想說道:“他最需要的應該是錢吧。”
劉晉微微點頭,不置可否,接著又對著朱厚照說道:“殿下,您覺得他最需要的是什麼?”
朱厚照此時也是在思索這個問題,眼前的勞力衣著破爛,一看就知道是窮苦人,對於窮苦人來說,你覺得他最需要的是什麼?
“我想他需要的也應該是錢吧。”
朱厚照想了想也和王守仁一樣回答。
“這位兄臺、這位兄臺~”
劉晉聽了兩人的回答,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將這個勞工叫了過來。
“小人李水生見過諸位貴人~”
李水生沒有多少見識,忍不住眼前的朱厚照是太子殿下,只是看得出來,眼前這些人都是貴人,在皇宮裡面修宮殿,他們也是早就已經被下了嚴格的禁令,只能夠在乾清宮這裡活動,一旦胡亂走動被禁衛給殺了,說理的地方都沒有。
因為皇宮裡面貴人太多了,又是宮廷之內,不僅僅不能亂走,見到人也是要恭敬,不能有絲毫的失禮,劉晉叫他兄臺,他卻不敢託大。
“李水生,你是哪裡人?家裡情況怎麼樣?”
劉晉笑了笑點點頭,示意對方不比拘謹,想了想也是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