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樣子今年王公主考的可能性比較大一些,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興趣一起來押題?”
討論完了主考官,江善這邊又是引導大家來押題,押題也是大家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當然自古以來想要壓中題的機率幾乎為零。
因為科舉考試的題目完全憑主考官個人的喜好來出的,範圍又是來自四書五經,非常的廣,出題往往又是掐頭去尾的,根本就猜不中。
猜不中沒有關係,文人才子們依然樂於去押題,並且樂此不彼,每次的科舉考試,考試之前各種各樣關於考題的訊息就滿天飛,其中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大家押題的。
“如果是王公為主考官的話,我看有可能會跟現在的海禁有關。”
歐陽文想了想說道,這押題也不是隨便亂押的,很多時候還是要跟時事政治來押題,因為考官們也往往喜歡根據時事政治來出題,畢竟讀書人都是國之棟樑,將來極有可能是有機會站在朝堂之上,上報君恩,下造福黎民。
“歐陽兄何以如此認為?”
江善一聽,連忙問道。
“海禁一直以來都是我大明之國策,但前段時間朝廷特許天津解開海禁,又允許沿海漁民下海捕魚,或許王公就可能因此出題。”
歐陽文將自己的看法說了出來。
“如果以海禁為題的話,那以歐陽兄之見,我們又該如何去答題呢?”
有人又連忙問道。
“王公博學有識鑑,經學通明,制行修謹,文章修潔,又善書法,我們或許可以從這些方面去走。”
歐陽文還是有幾把刷子的,事先就已經摸清楚了王鏊的情況,顯然為了科舉也是做了充足的準備。
眾人一聽,頓時就忍不住直點頭,知道如果是王鏊主考的話,這八股文就不能寫的太繁瑣,必須要簡潔,同時有書法不錯的人也是心中暗暗一喜,這字寫得好顯然也是加分項的。
當然科舉考試的卷子都是有專人謄寫,然後再給主考官這邊去批閱的,以防止從字跡上面認出來,然後導致科舉取士不公的現象。
“我覺得或許還有可能是戶部尚書周公來出題,這出的題或許極有可能和官倉失竊有關,大家以為呢。”
很快劉宏志也是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周經是戶部尚書,他來主考的話,這出的題目或許真的可能和官倉失竊有關。
眾人聽到劉宏志的話,也是微微一警惕,這個案子直到現在都還沒有結案,而且越查越深,牽扯出來的朝廷大員越來越多,以至於朝中很多大臣都惶惶不可終日。
“那不知劉兄以為我們又該如何答題呢?”
江善想了想也是問道,押題、押題,不管是押題目,還要討論下如果真出了這個題,大家又該如何去答題,答題的核心自然還是圍繞著主考官的政治觀點、主張來答,才能夠加分。
“周公一向剛直不阿,敢於直諫,所以個人以為如果是周公出題的話,我們措辭可以更加嚴厲一些,直指要害,要敢於直言當今之弊政。”
劉宏志沉吟一番之後也是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眾人一聽,也都紛紛點頭,周公之名大家都是知道的,性烈如火,敢吐弘治皇帝一臉唾沫的主,你要是跟他彎彎繞繞的去寫,多半是要減分的。
“如果是禮部徐工來當主考官的話,或許極有可能……”
眾才子不斷的討論來討論去,從主考官個人的喜好、性格、政治主張等等以及討論到當今的時事,圍繞著這些不斷的去押題,討論如何去答題。
黃錦泉和童源兩個人一直都只是靜靜聽的,沒有發表任何的意見,像這樣的聚會,說有用也是有用的,很多透過這樣的聚會能夠了解到一些小道訊息。
說沒用也可以說完全沒用,因為即便是猜中了主考官,也不可能猜中考題,要是沒有真才實學的話,考試時依然要一頭霧水,根本就寫不出什麼東西。
八股考試又限制的死死的,從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個部分,每一個部分都有著各種各樣的嚴格要求。
內容必須用古人的語氣,絕對不允許自由發揮,而句子的長短、字的繁簡,甚至於聲調的高低等等都要相對成文、平仄對仗、還有字數的限制等等。
這些諸多的要求,也就導致了縱然是猜中了主考官都沒有什麼用,除非是能夠事先知道考題,提前就對考題進行研究,慢慢的去精雕細琢,才真的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