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張試卷,最後一題。
難度係數為0.99,殺人於無形。
九死一生的題目。
題目如下:
曬穀嶺上,有一輛農用平板車,它的簡化模型如圖a所示,兩個車輪的半徑為r(忽略內外半徑差),質量均為m(車輪輻條的質量可以忽略),兩輪可2m繞過其中心的光滑細車軸轉動(軸m的質量可忽略)………(字數多,略)
求解有兩問。
第一問,求車把手在與水平地面碰撞前的瞬間的轉動角速度。
第二問,求車輪從開始運動直至靜止的過程中,車軸移動的距離。
………
高二0班,百分之九十的同學,看見這道力學題後,立馬萎得連士力架都救不了了。且不說,這道題它洋洋灑灑的400多字的題幹了,僅僅是它那如迷宮一般的靈魂兩問,基本上都將大家虐成汪了。
此刻,孔書成看著試卷上的那輛“農用平板車”,卻一言不發。
他猛然想起來,那天在黃藥師的書房裡面,黃藥師曾經說到過他的夢,他的兒時經歷。關鍵是,在黃藥師的夢裡面,也經常出現“農用平板車”這個畫面。
那天,他和黃藥師討論了許多許多。
當然,他倆還專門談到了“力學”上的幾個解題技巧。如果沒記錯的話,那天晚上,黃藥師還特意用草稿紙上的“農用平板車”,即興設計了一道力學題。
高明如他,竟然也提到了和眼前這道題一模一樣的假設。
黃藥師也在那道題目上,追加了對“轉動角速度”和“車軸移動的距離”的拷問,並且給出了清晰的解題思路。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萬萬沒想到,那一次和黃藥師的促膝相談,此刻竟一瞬間就給了孔書成解題的靈感。
很快,孔書成就在草稿紙上,迅速地回憶起黃藥師那天所講的解題技巧,然後一步步地代入到這道題當中。
經過幾輪反覆不停地推敲,論述,驗證………眼前這道難度係數為0.99的力學題,終於撥雲開霧,被孔書成解開了。
解完題之後,孔書成看了看錶。
此刻,距離考試結束,只剩下23分鐘了。
也就是話說,孔書成整整用了97分鐘,才終於將第一張試卷,全部解答出來了。
時間,多乎哉,不多也。
只剩下最後23分鐘了。
孔書成滿頭大汗。因為緊張,他的手指都有些微微顫抖了。做完第一張試卷後,他懷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情,再次將第二張試卷拿過來,戴上火眼P鏡,定睛一看。
眼前的一幕,令他整個人都驚呆了。
此刻!
呈現在他眼前的那兩道天坑題型,居然已經發生了悄然的變化。
確切的說,兩道天坑題的“難度係數值”,居然發生了變化。
火眼P鏡的掃描結果如下:
第一大題(30分)
【此題難度係數:0.94,以宿主目前的物理解題能力,此題大約需要耗時11分鐘5秒】
第二大題(30分)
【此題難度係數:0.95,以宿主目前的物理解題能力,此題大約需要耗時12分鐘2秒】
………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此刻,孔書成完全懵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