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個月的努力,基地各項建設逐見成效,第一批蔬菜上市在即,一切正有條不紊循序漸進發展,不過現在有件更重要的事情正等著洪炎。
十月一號當天,基地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彩旗飄揚,基地落成及掛牌儀式正在進行中。
來參加儀式的有村裡的人,許學文和他的秘書、納蘭沐涵和她的助手、葛二金和他妹妹、熊顏夕、還有電視臺的雲詩琴不知哪得來的訊息,也跟著來湊熱鬧。
村長首先發言,他先誇獎了洪炎對村裡經濟建設的貢獻,然後呼籲全體村民向洪炎學習紮根農村建設家鄉的精神,並號召年輕人回到家鄉,為建設新農村貢獻自己的力量。洋洋灑灑說了半個小時,直到被周庭鑫在旁邊吐了個槽村長才笑著停止了發言。
“現在有請洪炎發言。”今天周庭鑫是主持人。
在熱烈的掌聲中,洪炎向前走了幾步,面對眾人,鼓足底氣,說:“感謝大家的支援,現在開始掛牌剪綵。”
眾人一愣,這發言夠簡短的,就這麼一句話?不過大家還是給予洪炎最熱烈的掌聲。
儀式舉行完畢,洪炎帶著眾人參觀整個基地。
首先從基地大門進入,這個大門連線著通向村外的道路,雖然現在道路還不寬,不過坑坑窪窪的地方已經被洪炎休整過。大門是葛二金臨時用木頭搭建的,上面已經掛著“凌霄農產品培植基地”幾個字,這個是洪炎委託熊顏夕辦理的執照和商標。
進入大門是一個寬闊的廣場,廣場中間有個花圃,花圃中一塊巨石上面雕刻著凌霄二字。
廣場的左邊是個倉庫,倉庫約有六米高,整個建築面積有五千平米。
這個倉庫目前的作用是將每天採摘的新鮮蔬菜運到這裡集中,分類並清理,然後再透過貨車運輸到目的地,所以這個倉庫也整合了部分初級包裝的功能。
倉庫的旁邊有一個車庫,車庫裡停著兩輛嶄新的白色貨車,車廂上印著“凌霄農產品速運”幾個字。還有五輛類似於高爾夫球車的電動車,這些車只有前面兩個座位,而後面則牽引著一個四輪的移動平臺,移動平臺安裝上座椅套件就是觀光車,拆掉座椅套件就是貨運車,這些車被洪炎他們戲稱之為“搬運工託尼”,是連結各區域的重要交通工具。
廣場的右邊是一排員工宿舍,宿舍裡衛生間、熱水器、空調、電視、網路一應俱全,旁邊還有個房間擺著數臺洗衣機。
廣場往前走,左邊是水培區,水培區目前只有三十個單位,佔地約一百畝。以洪炎目前的實力,也只能建造三十個,這還是提前預支了許學文和納蘭沐涵兩千萬才有的成果。不過水培區的旁邊已經預留出土地,只要資金允許,水培區就會擴容,因為洪炎實際接觸過水培區之後就被這種培育方式深深折服。
現在眾人來到其中一個水培單位入口,入口處掛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水培生菜一號倉”幾個字。
進入裡面,眾人頓時被一股涼意席捲全身,此時室外的溫度達到了32攝氏度,裡面的溫度估計只有22攝氏度。
“這些大棚裡還安裝了空調?夠奢侈的。”許學文問著身邊的洪炎。
“怎麼可能,我像那麼土豪的人嗎?看見沒……”說著洪炎指了指大棚四周佈滿的類似百葉窗的東西繼續說:“那些是環境控制系統中控制溫度的其中一環,如果溫度太高,葉片自動開啟,氣流透過一邊的葉片進入大棚,再從另一邊的葉片出去,形成一個空氣對流體系。環境監測系統會根據氣流運動方向選擇開啟葉片的方向,還有頭頂的水霧噴灑器也會根據溫度或溼度需求進行相應的調節。還有每個架子上的那些燈,我們用的是模擬日照的擬太陽燈,這種燈的特點是可以實現自然中和陽光一樣的效果,這樣就實現了大棚內的恆溫。不過它可以為植物提供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日照,再配合我們的養分迴圈系統,就實現了農作物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生長,這兩種功能的結合可不單單只是1+1=2這麼簡單哦。”
聽完洪炎的解釋眾人正想驚歎一聲,沒想到被一陣機械聲打斷。
只見最下層的架子上出現了一隻機械臂,機械臂從生菜表面掠過,一棵棵生菜和基底斷開,隨後被整齊的擺放在旁邊的一個寬高各一米長兩米的框內。
待框填滿生菜後,傳送帶送來另一個空框,而裝滿生菜的框隨著傳送帶送往一旁的儲存區。
等到最底層的生菜全部採摘完,最底層的架子就分散成數十塊,每一塊沿著架子邊緣上升到最高層,也就是第七層,然後再合併。另外幾層的架子依順序往下降一層,最新的架子到達後,機械臂又開始新的一輪採摘。
這時大棚內傳來一陣生硬的機械女聲:“一號水培架已準備就緒,一分鐘後開始播種,預計完成時間三十分鐘,倒計時……”
直到半個小時後,兩層生菜採摘完畢,最底層的架子又分散升到最上一層。大棚內又傳來生硬的機械女聲:“生菜任務採摘完畢,共計重量一萬四千七百五十二斤,用時二十八分四十九秒,已通知運輸車,大約三分鐘後達到。一號水培架已播種完畢,移動到指定位置,開啟擬太陽燈,照射強度20%,注入營養液,營養液注入完成。二號水培架準備就緒,一分鐘後開始播種,預計完成時間三十分鐘,倒計時……”
機械女聲話音剛落,周庭鑫就開著一輛貨運版託尼停在了儲存區,只見儲存區上面又伸出一支機械臂,把一筐筐的蔬菜搬到託尼上,一共堆疊了三層共計十二筐蔬菜,周庭鑫才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離開。
這一套行雲流水般的自動化操作,看得眾人是目瞪口呆無法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