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作為紀念,木匠會在大梁的一側推平一些,由房主寫上建造房子的日期,以及房主和工匠的名字。
這跟現在建造工程,鑲嵌一塊“責任牌”有些類似。
江年接過毛筆,走了過去,一旁的而二狗子幾人立馬起鬨,“江年,你小子會寫嗎,你跟我們一樣,大字不識一個,要不還是讓林菀寫吧。”
“哈哈...就是,以後讓林菀當家做主。”
“你們別胡說,江年寫字漂亮著呢。”一旁的林菀笑著說道。
上樑這樣的大事兒,她自然也要到場,為此,學校專門放假一天。
“去去去,誰跟你們一樣,都睜大眼睛看好了,這一手毛筆字,夠你們學一輩子了。”江年笑著說完,立馬提筆,在大梁上寫道:“一九八三年9月6日,江年建房,木匠江大海,瓦匠王五,工人若干。”
停筆之後,眾人都目瞪口呆。
“行啊小子,這字寫的也太是那麼回事兒了。”
“就是,就這字,可比三小子寫的還要好。”
三小子是村裡最後一個地主的兒子,也是唯一一個請過私塾先生的村民,若說文化還真沒有多高,不過寫了一手好毛筆字。
現如今,村裡面逢年過節,寫對聯和福字都是找他代筆。
“江年,你變了,說好的我們一起平庸,你卻背地裡變優秀。”
“哎,這你們可說錯了,我是光明正大的優秀。”江年將毛筆放下。
開玩笑,前世就這一手毛筆字,也不過是他閒來消遣,陶冶情操的樂趣而已。
“字型上緊下松,線條整潔流暢,這一手小篆寫的漂亮。”此時,三小子也湊了上來,此時的他依舊保留有私塾先生的那種氣質,捋著鬍子忍不住誇讚。
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三小子說這字寫的好,那就是一定好。
“好了,大家不要議論了,上樑才是大事兒,喜歡江年寫的字,回頭過年讓他給你們寫對聯,咱們繼續上樑,江年開始祭祀。”二叔江大海說道。
聽到江大海的話,眾人這才連忙散開,各自忙活起之前安排好的事情。
接下來的“祭梁”需要準備貢品,當地的習俗是饅頭、豬頭和一整隻雞。
供桌擺好,香燭點燃,燃香祭拜。
隨著江年祭拜的開始,二叔江大海就開始放聲吆喝起來:“上樑上樑,魯班當場,粗的當柱,直的當梁,物盡其用,都派用場。”
緊接著二叔江大海做三扣,接著吆喝道:“手拿東家一壺酒,前搭鳳凰嘴,後搭鳳凰身。敬梁頭出太子,敬梁尾出諸侯,敬梁腰打八傘戴八帽,子子孫孫戴紗帽……”
隨著二叔江大海的吆喝聲,眾人便開始正式上樑,村裡的大小夥子一同將大梁拴住,將其吊了上去。
“金口對金梁,金銀堆滿倉。”隨著二叔唱完最後一句,整根大梁也被擺正。
“放鞭炮,撒喜糖。”
隨著“噼裡啪啦”的鞭炮響起,大梁上面饅頭和喜糖拋撒下來,村裡看熱鬧的村民們開始爭搶,想要搶到一年的好運。
江年也在此時,將兩枚綁著紅布條“通寶”塞入了大梁的縫隙之中,寓意著“壓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