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門頭溝村。
一大早,江年家的鞭炮就響起來了,喜慶的喇叭也吹響了全村。
今天是江年和林莞結婚的日子,村裡男女老少和江家有禮的 ,一大早就到了江家幫忙,準備見證這一對新人喜結連理。
這年頭,娶媳婦可是大事兒,就算是沒有禮,一些村民也會來看看熱鬧。
而村裡的那些孩子,早就一大早就到了江家的院子等著吃席,一個個在想著中午美食的同時,也會趴著窗戶看新浪和新娘。
正常來說,按照家鄉的禮儀,林莞應該在縣城家裡,江年一大早就應該趕著車,拉著禮品前去接親,不過和林莞商量了一下, 這一步也就免了。
他們也不是頑固守舊的人。
此時的林莞身穿紅色嫁衣,坐在炕上,屋子裡面拉著窗簾,聽著外面熱熱鬧鬧、 歡聲笑語,心中就忍不住激動。
她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身披紅色嫁衣,頭戴紅色蓋頭,在眾人的見證之下嫁給江年,成為江年的妻子。
雖然她早就已經和江年扯證,婚禮只是個形式,不過這個形式還是讓她心中激動不已,畢竟感覺不一樣,在眾人的見證之下,得到所有人的祝福,嫁給自己心愛的男人,是每個人女孩都想得到的夢。
外面,人們都穿著平時捨不得穿的衣裳,來參加這一對新人的婚禮 ,顯得極為重視。
另外,一到這個時候,就能看出一戶人家在村子裡裡的人員怎麼樣了,人緣好的,都不用招呼,幫忙的人自己就來了。
人員不好的,就是提前幾天打好了招呼,也不一定有人願意來。
江大山為人實在,汪紅也是後道的人,雖然有點小脾氣,但是性格直爽,從不裝假,人員也非常好。再加上,江大山以前抗日英雄,村裡誰都敬佩,都會給一些面子。
所以,今天來的人實在太多了,已經超出了江年的預料。
因此,在沒開始做菜的時候,他特意找找到了李大富試圖兩個,額外加了十桌的量。菜他根本就不擔心,因為當初購買的時候,就怕不夠,所以多買了很多。
在這種情況下,寧願多出來,也不能讓不夠。
不過,增加了這多桌,桌椅不夠這是個問題,最後江年和父親商量了一下,將鄰居家的桌椅都借了來,勉強算是夠了數。
按照當地的習俗,新人在十點的時候開始準備婚禮,給雙方父母磕頭敬酒,拜完堂就直接吃席,然後新人挨桌敬酒,對父老鄉親親人長輩以示尊敬。
婚禮並不繁瑣,並不像後世那樣,從早晨二三點鐘就開始準備,然後接親,過門、一系列繁瑣的禮儀。
江年和林莞的婚禮算得上是豪華的,若是沒有錢人家的,貼幾個喜字,將媳婦接回家,請幾個親朋吃飯做個見證也是有的。
宴席只辦一天,晚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