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千古英雄志> 第二卷 帝國雄心 第114章 薊北三大馬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 帝國雄心 第114章 薊北三大馬場

幾日後,辰時。

冀北的董家堡迎來三位神秘的客人,三人佇立門前,門口有兩蹲石獅,威武雄壯。

舉目望去。

這是一座歇山頂建築,臺基方正,斗拱寬大、出簷闊遠,前後屋面相交處有正脊,將屋面截然分為兩坡,屋角呈起翹之勢,給人以莊嚴宏闊之感。

寬大的門頭上“董家堡”三個隸書大字,筆力雄健、氣勢磅礴。

門口走出兩個身姿婀娜的青衫女子,三人中的黝黑男子迎上前去,向兩位青衫女子拱了拱手,道:

“請問兩位姑娘,這裡可是有‘冀北雄風’之稱的董萬雄董老爺子的宅邸?”

微胖白臉青衫女子一愣,道:“正是,可他不在府裡。今天是薊北三大馬場賽馬大會的日子,你不知道嗎?跑到這裡來找?你是哪位?”

黝黑男子正是歐陽飛,聽到此話不禁一怔道:“我是董老爺子遠房親戚,我叫歐陽飛,請問他們在哪裡賽馬?”

旁邊的黑瘦青衫女子伶牙俐齒地回應道:“還親戚呢,我怎麼沒有見過你呢,他們在‘雄風馬場’賽馬。”

歐陽飛也不跟黑瘦青衫女子計較,滿臉堆笑道:“多謝兩位姑娘,請問雄風馬場在哪裡?”

黑瘦青衫女子白了歐陽飛一眼,正要發作,微胖白臉女子倒也隨和,笑了笑說道:“此街西去,走到盡頭,一路向北三里路程,就是雄風馬場了。”

歐陽飛應了一聲:“好嘞!謝謝美女。”微胖女子聽到“美女”二字,頓時心花怒放、一臉嬌笑。

黑瘦女子嘴裡囁嚅了一聲:“好你個登徒子!”說完,二人移步而去。

歐陽飛快步來到旁邊的一男一女面前,男子一襲青衫、玉樹臨風,女子嫣然靈動,一襲戎裝打扮,胸口掛著一副雄鷹翡翠玉墜,二人正在交談著“幽雲十六州”的歷史掌故,赫然正是龍青雲和莫芷萱。

龍青雲慷慨激昂道:

“泱泱華夏,地大物博,自古燕趙之地就是草肥馬壯,盛產戰馬,一千多年前的燕國、趙國就有了傲立於世的騎兵部隊,所以成為逐鹿天下的戰國七雄,趙武靈王更有‘胡服騎射’的千古美譽。”

龍青雲滔滔不絕,器宇軒昂,繼續道:

“據史書記載,西周初年分封的諸侯國有800個,燕趙之地崛起燕國、趙國成為戰國七雄,其中戰馬的作用不可謂不大,燕國的國祚更是延綿了822年,堪稱不朽傳奇。”

龍青雲氣魄雄渾,突然看了看歐陽飛和兩個青衫女子搭話的窘相,眉頭一皺,唏噓道:

“只可惜大雍建國之初,‘幽雲十六州’就落入契丹之手,後來女真崛起,這燕趙之地又易手東瀚,大雍失去了戰馬基地,也失去了一統天下的氣魄,更不堪的是京都汴京被東瀚攻破,只好退到秦嶺、淮河、大散關以南,偏於江南一隅,面海立國,才有了南雍政權得以苟延殘喘,如果再不思進取,勵精圖治,收復中原,就有被東瀚覆滅的危險。”

說完,龍青雲一臉遺憾之色。

莫芷萱出身於書香門第,從小受父親莫佔鰲的薰陶,對燕趙雄風當然知之甚多,見龍青雲悶悶不樂,對山河破碎的惆悵之意溢於言表,遂朗聲道: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刺客名家荊軻;有‘千場縱博家仍富,幾處報仇身不死’的邯鄲遊俠;有百萬軍中如入無人之境,長坂坡單騎救主的三國名將常山趙子龍。還有‘當陽橋頭一聲吼,喝斷了橋樑水倒流’的蜀國名將張飛。”

莫芷萱嬌俏靈動,一雙大眼圓睜,盯著龍青雲,嘴裡放鞭炮似的說出一串燕趙慷慨之士,聲音清脆悠揚,悅耳動聽,如空谷黃鶯。

龍青雲看到莫芷萱靈動的眼神、嬌豔欲滴的面容,有傾國傾城之感,驀然間胸臆暢懷,灑脫的笑容浮現臉上,唇角微揚,漾起好看的弧度。

看到歐陽飛憨態可掬,嬉皮笑臉,三兩下就搞定董家堡的兩個丫鬟,探得訊息,龍青雲頗感滿意,這歐陽飛倒是個豁達的青年,雖然比龍青雲大幾歲,但對龍青雲頗為尊重。

經過連日的長途跋涉,終於來到這素有東瀚戰馬基地的薊北,這裡有天下聞名的三大馬場“烈馬堂”、“雄風堂”、“勁草堂”。

而這“薊北雄風”董萬雄,就是三大馬場之一的“雄風堂”堂主。正好歐陽飛的一個遠房親戚和雄風堂子弟聯姻,所以三人慕名而來,找到了這薊北邊鎮的董家堡。

龍青雲三人躍身上馬,策馬向雄風堂而去。

此時的雄風堂人聲鼎沸、歡聲雷動,場面極為壯觀。這裡正在舉行一年一次的賽馬大賽。

主席臺位置,是由四根厚實的立柱組成,臺基方正,遮棚寬大、出簷深遠。臺上三張虎皮大椅依次排開,一紫袍清矍老者端坐中間,身形剽悍,挺壯如山,有種不怒自威的雄闊之氣。

此人正是“雄風堂”堂主董萬雄。

左邊是一個身材昂藏的虯髯大漢,剛過不惑之年,高鼻闊臉,相貌威武,渾身洋溢著凜然之氣,此人就是“烈馬堂”堂主竇四海。

右邊是一個身形微胖的中年,一襲灰袍,面呈棗色,相貌極為普通,但一雙眼睛炯炯有神,渾身散發出剽悍之氣,此人乃“勁草堂”堂主馬步禪。

觀看席下方一塊空曠的草地,這裡就是天然的演武場了,此時草坪上有兩個剽悍的青年正在比武。

黑衣青年持刀,白衣男子拎劍,二人刀來劍往,戰況激烈,周圍的人群發出喧天的吶喊聲,一浪高過一浪。

主席臺在演武場正北方位,臺上的董萬雄、竇四海、馬步禪俯瞰前方,對場中打鬥甚為關心。演武場的戰況也牽動著三人的思緒。

每年一次的賽馬大會在五月初一舉行。每家出三名子弟,三匹好馬出席比賽。

分比武、射箭、賽馬三場,奪冠者可保舉三名家族子弟到東瀚中都天庸劍院學藝,第二名可保舉二名,第三名只能保舉一名。

天庸劍院乃東瀚四大劍院之首,學成之後,可入廟堂做官,可入軍隊從將,前途不可限量,乃拱衛家族榮耀的保障。

所以每年五月初一的賽馬大會,也是“烈馬堂”、“雄風堂”、“勁草堂”三大馬場爭奪江湖地位的一場盛會。

演武場東、西、南三個方向,圍合了三大馬場的弟子,人群洶湧,歡聲雷動。

東面是“烈馬堂”、西面是“雄風堂”、南面是“勁草堂”,三面高大的龍驤徽旗,屹立三方。

迎風招展。

字型遒勁,筆力雄健。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